2018 ( 電子 / 廣達 ) 投資有風險,個人研究記錄篇

車電商機大 PC代工下個競技場

2018-01-28 01:04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隨電動車與自駕車風潮興起,汽車電子將成為仁寶、緯創與廣達等系統組裝廠下一個大舉進軍的市場,車用電子出貨量不及個人電腦(PC)的規模,但是其高毛利特性,對提升獲利水準會有直接幫助。
Wei39 注意⚠️紅字部份,說的是目前  我想而後不用再擔心股價漲跌,2018(廣達)轉型已見成效,毛利率將會持續上升,你認為股價該怎麼走呢? 

PC代工廠突圍 多路進擊

2018-01-28 01:05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個人電腦(PC)市場需求不振,廣達、仁寶、緯創與英業達等組裝代工大廠紛紛擴展雲端等非PC產品營收,以提升營運績效,組裝廠目前雲端或非PC產品占營收比重已達30%以上,除有效降低PC市場衰退的衝擊,也能提升今年毛利率。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指出,經過十年努力,廣達目前已是雲端產品(伺服器)全球一哥,在終端產品穿戴裝置,也是全球一哥,可看出廣達努力轉型的成效。

目前雲端產品 (包括雲伺服器與終端行動裝置等)占廣達營收比重已達 30% 以上可望持續提升廣達今年獲利水準,該公司今年雲端伺服器產品出貨量至少成長兩位數以上。
cafm wrote:
Wei39 注意⚠️...(恕刪)


老大~

我想股價方面,就先過這2年的新高吧!我也不敢估太高,我們一步一步走就好~~

就近期來看期待站上66.5,耐心等待整理完畢往上吧!


AI指標股創新高!IBM:人工智慧將改變所有工作內容

MoneyDJ新聞 2018-01-29 09:10:59 記者 賴宏昌 報

foxbusiness.com 26日報導,IBM執行長Ginni Rometty(見圖)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受訪時表示,人工智慧(AI)將改變所有(100%)工作內容、現在就得開始讓所有人做好準備。

微軟(Microsoft Corp., MSFT.US)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25日在受訪時表示,AI將能讓人類更有效率地利用資源,未來20年的變化速度將會比過去更快。

客戶關係管理(CRM)全球領導廠商Salesforce.com Inc.(CRM.US)、IBM 1月19日宣布強化策略夥伴關係。Salesforce執行長Marc Benioff指出,IBM雲端、Watson服務與Salesforce愛因斯坦(Einstein)、Quip的結合將提供更多的創新,讓企業能夠利用雲端服務和AI的強大功能、以全新的方式與客戶建立聯繫。

嘉實XQ全球贏家報價系統顯示,IBM 26日上漲1.13%、收167.34美元,今年迄今上漲9.07%。

Salesforce.com 26日上漲1.55%、收113.70美元,創歷史收盤新高。Salesforce.com去年上漲49.33%、今年迄今再漲11.22%。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成分股微軟1月26日上漲1.87%、收94.06美元,創歷史收盤新高。微軟2017年上漲37.66%、連續第6年收高;今年迄今上漲9.96%。

Alphabet Inc. Class A(GOOGL.US)1月26日上漲0.46%、收1,187.56美元,創歷史收盤新高。GOOGL 2017年上漲32.93%、連續第3年收高,今年迄今上漲12.74%。

Salesforce於去年11月與Alphabet旗下谷歌(Google)攜手發布新的策略合作。谷歌雲端平台將成為Salesforce國際基礎設施擴張的公共雲供應商首選。此外,Salesforce將首度與谷歌分析(Google Analytics)進行深度整合。

recode.net 1月19日報導,谷歌執行長Sundar Pichai在接受電視節目專訪時表示,AI是人類正在從事的最重要事情之一、AI可以在治療癌症方面發揮作用。他說,這項科技對人類的影響程度可能勝過電力、火。

日本時報1月27日報導,朝日新聞1月11日指出,金融業比其他產業更容易導入AI。

朝日新聞旗下周刊雜誌《Aera》1月22日以「銀行只剩7年」為標題進行大篇幅報導。這篇報導似乎是在呼應日本三大銀行日前宣布未來10年將大舉削減工作職位:瑞穗金融集團計畫削減1.9萬名、三菱UFJ金融集團計畫裁減9,500名、三井住友金融集團計畫減少4千名。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泰國匯商銀行(Siam Commercial Bank, SCB)計畫在2020年底以前關閉將近三分之二分行並將商業業銀行業務人力削減5成至1,500人。報導指出,泰國第三大銀行SCB每家分行過去約有10位員工、未來將降至5位,在大力採用行動銀行、AI技術之後分行家數也將自1,153家降至400家。

傳川普政府擬用國家力量造5G!中美科技競賽白熱化

MoneyDJ新聞 2018-01-29 10:08:38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經貿外交策略,人工智慧(AI)、網通設備的研發也大舉躍進,讓美國如坐針氈。最新消息顯示,川普政府打算以國家的力量打造一個覆蓋全美的超快速5G無線網路,藉此反制中國。

Axios 28日報導(見此),據該媒體取得的一份關鍵報告,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NSC)最近已向政府高層建議,三年內應打造一個由中央主導的全國性5G網路,並在未來6-8個月釐清建造方式和資金來源。

報告列出了兩個選項,第一個是由政府直接支付建造網路的費用,把過去一向由民間打造的基礎設施國有化,開創美國先例。第二個替代方案,則是由無線網路提供商自行打造5G,依據市場機制決勝負,但此法的缺點是太花時間、費用也較高,優點則是不會打亂商業平衡。

為何NSC認為美國必須盡快建造5G網路?「中國已在網路基礎建設取得製造、營運的領導地位」,以及「中國在資訊領域懷有巨大惡意」,顯然是主因。而最佳解決方案,則是政府直接建立一個5G網路,然後將之租賃給AT&T、Verizon和T-Mobile等行動通訊業者(不過,最新版本對是否由政府打造網路則抱持中立態度)。

若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報告認為5G網路可為自駕車、虛擬實境(VR)等新興科技建造安全的環境,也能抵擋中國對美國經濟和安全網路的威脅。另外,中國積極推動一代一路、逐漸在AI研究競賽取得領先,也都是NSC呼籲美國將5G網路國有化的原因。

對此,路透社29日特地去電詢問白宮(見此),得到政府的確有意打造5G網路的答案,但這個方案還要等6-8個月,才會呈交給川普本人審視。

相較之下,上證報報導,大陸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規範已在1月16日正式發佈。大陸工信部資訊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於發佈會表示,5G產業研發進入攻堅階段,第三階段測試是5G實現商用的關鍵一步,希望以一年的時間,使5G產業鏈達到預商用目標。根據計畫,大陸今(2018)年第一季啟動NSA架構的室內和外場測試,下半年啟動典型應用的演示與驗證,其中,第三季啟動SA架構的室內和外場測試,第四季啟動終端和交互操作測試。
看來也應該再加碼廣達上游的谷歌。


cafm wrote:
AI指標股創新高!I..
Salesforce於去年11月與Alphabet旗下谷歌(Google)攜手發布新的策略合作。谷歌雲端平台將成為Salesforce國際基礎設施擴張的公共雲供應商首選。此外,Salesforce將首度與谷歌分析(Google Analytics)進行深度整合。
.(恕刪)
devine wrote:
看來也應該再加碼廣達...(恕刪)
 
 D大 你又想幹什麼?廣達這檔不能賣出,其它的我就不管你。 
  
我美金被套很多,不用賣台股就有了。
cafm wrote:
 &nbs...(恕刪)
《通信網路》中華電攜大咖打群架,拚2020年5G商轉

2018/01/29 15:44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為加速推動5G服務,協助國內5G產業發展,中華電 (2412) 今(29)日宣布,在經濟部、交通部及通傳會指導下,結合經濟部技術處5G辦公室、工研院、資策會共同發起成立「台灣5G產業發展聯盟-中華電信領航隊」,廣邀國內外產、官、學、研包含智邦 (2345) 、宏達電 (2498) 、華碩 (2357) 、中磊 (5388) 、廣達 (2382) 、明泰 (3380) 、正文 (4906) 、合勤控 (3704) 、NOKIA及愛立信等約40個機構及企業結盟,建構端到端的5G產業鏈,以2020年實現台灣5G預商用為目標,並同步國際5G標準與商轉時程,以奠定台灣於5G全球經濟之重要位置。

中華電董事長鄭優表示,台灣資通訊產業在全球擁有重要地位,面對即將到來的5G新世代,中華電信身為國內電信龍頭,為提供消費者及早體驗5G創新服務,並協助國內各行業轉型升級,發展5G相關產業,帶領台灣產業發揮既有硬體製造優勢,結合資通訊軟實力積極開發各種創新應用,提升軟體、內容與創新能量,掌握產業轉型契機,讓台灣在全球5G價值鏈扮演重要角色。

中華電於去年MWC大會與諾基亞、愛立信兩大通信設備商簽訂5G合作備忘錄,藉由中華電研究院豐沛的技術能量,積極進行5G實驗網之建置,結合國內晶片、終端、小基站、邊緣運算、服務平台、資安及內容產業,進行5G技術、創新應用的研發,以加速國內5G服務及產業發展,拓展海外市場商機。

邁向2018年,中華電執行副總林國豐表示,中華電除積極參與政府所推動的數位台灣創新經濟政策、前瞻基礎建設及亞洲·矽谷等計畫,包括智慧城鄉及物聯網等,將以完善的基礎網路與豐富的資通訊服務經驗,攜手團隊夥伴、創造台灣優勢、踏上5G浪頭、領航邁向國際,打造台灣下一代產業競爭力。

日本Nikkei亞洲300可投資指數納入台積電、日月光、中鋼、中信金、廣達、鴻海、台達電等35家臺灣上市公司

2018/01/29 15:37 Moneydj理財網

日本Nikkei「亞洲300可投資指數」納入35家臺灣優質上市公司

日本經濟新聞社(Nikkei)於2017年底發布新編製的跨市場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包括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南韓、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等10個亞洲市場(日本以外)約300家知名且具代表性的上市企業,該指數已於2018年1月授權發行基金商品。臺灣有35家優質上市公司被納入成分股,包含半導體、金融保險、電腦及週邊設備、塑膠工業、通信網路、光電等產業皆有公司入選,頗受國際肯定。

臺股上市公司體質健全、公司治理良好、營收獲利成長性佳,且眾多企業居於全球產業供應鏈重要之一環,向來深受國際投資者青睞。根據Nikkei公布的資料,在10個成分市場中,來自臺灣的成分股占該指數的權重高達13.86%,且該指數權重最高的前10大成分股中,台積電位居第3(4.35%),僅次於騰訊集團及三星電子,而鴻海則排名第9(1.54%),此指數之商品化將有機會吸引更多國際資金投入臺灣資本市場。

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是Nikkei所編製之跨市場指數,於2017年12月11日發布,委託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S&P DOW JONES INDICES)計算。該指數採自由流通市值加權計算,以各成分市場連續三年市值排名前150大之上市公司作為採樣母體,剔除成交值低、自由流通股比率低及最近一年淨值為負的股票。成分股篩選方式為先依照各市場列出企業市值排名,再考量企業成長性、以五年平均營收成長率作為量化指標來調整排序進行篩選。此外,在Nikkei於2016年12月1日發布,可作為國際投資者關注亞洲市場表現指標之Nikkei Asia300 Index中,臺灣亦有40家上市企業入選。

近年來指數化投資蔚為趨勢,臺灣證券交易所在推動國際連結、與各國交易所洽談合作時,也將指數合作及推廣納入。臺灣證券交易所轉投資之子公司臺灣指數公司,已與韓國交易所合作,於2017年9月8日發布首檔共同編製之跨市場指數「臺韓資訊科技指數」(IT Premier Index, ITP),成分股聚焦臺灣及韓國深具競爭力且聞名全球的IT產業,同時結合臺灣高殖利率與韓國高資本利得的市場特色,提供適合跨國投資臺灣及韓國IT產業的標的指數。ITP指數適足表彰臺韓在產業面、市場面的特殊優勢,且深具市場代表性,目前已有國內外業者規劃申請指數授權發行指數化商品,預計年內將有追蹤該指數之商品在臺韓兩市場問世,可望藉由指數化投資帶動資金投入臺灣資本市場,提升市場動能。未來證交所亦將持續深化與各交易所之連結,藉由國際合作帶領臺灣市場邁向國際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