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印象第四義 軟體的門面
門面的另一個重點是人,有活力的人可以感染消費者,擺在門面的人一定要有活力,而且一定要忙,重點在讓消費者看到門面很忙。可以忙商品準備,不可以忙整理打掃。消費者很敏感,當門面在整理打掃,會讓消費者以為快要打烊。商品準備會讓消費者覺得店家生意好像很好。創業的第一家店要給消費者的就是這種感覺,錦上添花會讓消費者的感覺愈來愈真實,創業者也會真的愈來愈忙。
逛過百貨公司的人、都看過專櫃小姐雙手背在後腰,腳步緩慢的走出來說”您好、看看要什麼”。雙手背在後腰、失敗,腳步緩慢、失敗,口氣不熱情、失敗中的失敗。門面工作人員的姿體語言,聲音表情,會傳染給消費者,讓消費者也表現出相同的姿體語言、和聲音表情。
第四義的重點在刺激消費者的視覺和嗅覺
嗅覺是影響食慾的重要因素。逛夜市的人有時並不餓,但是遇到看起來好吃的美食、或是聞到好香的味道,都會忍不住買來吃。鐵板燒的味道很誘人,不要等有客人才開始飄香,把邏輯倒過來,先飄香才能吸引客人。咖啡香味讓人心動,不要等客人上門才開始磨咖啡豆,一樣把邏輯倒轉,磨出咖啡香才能吸引消費者。不要擔心浪費時材,把動作放慢,慢慢的忙,記得我的餅皮飛盤嗎,就是這個意思。絕對不要讓消費者看到門面的工作人員清閒。
日本的店家會為了製造熱鬧氣氛,會讓店裡的所有員工,大喊客人所點的菜名及數量。目的就是要讓客人感受到一家店的活力,熱鬧。這樣的氣氛不只讓客人覺得興奮,也同時提振所有員工的士氣。要讓消費者覺得快樂,就給消費者一個快樂的消費環境,消費者不會在沉悶的消費環境中覺得快樂,消費者也不會因為門面人員的冷淡而覺得快樂。消費者更不會在冷清的場所中而覺得快樂。創業者的第一家店,要給消費者一個好的第四印象,刺激消費者的視覺感官和嗅覺感官,提供消費者熱鬧的門面,讓消費者快樂,給消費者看到商品好吃的樣子,讓消費者有想吃的衝動,弄出誘人的味道,吸引客人往門面注意、靠近。創業者必須自己培養出消費者衝動,快樂的情緒,並吸引他靠近,一家店不可能什麼都不作,只是抱著守株待兔的心態,就會有一群又興奮又快樂的消費者自己靠過來主動消費。有太多的創業者、抱著這種癡心妄想的心態成立第一家店,結果白白的浪費辛苦攢下的資金。
當創業者什麼動作都不想做,就會看到麼動作都不做的消費者從眼前走過。問題不在景氣,不在資金不夠燒、也不是裙子不夠短、更不在長相不夠好。問題出再創業者什麼動作都不做。只會一味的等客人自動上門,生意很快的就會被等垮掉。所有的創業市場都一樣,都是自助式的。必須自己把自己的客人挖出來。不要想等別人挖客人給你,就算真的有朋友願意幫你拉客人,創業者也沒辦法賺到大錢。在85度C旁邊賣咖啡想賺大錢很難,在麥當勞旁邊賣漢堡想賺大錢也很難。不要想挖別人的客人,從新的商品著手,自己刺激消費者的感官,自己製造自己的消費者。讓消費者自己把錢交到你的手
上。…………待續..
gsr0726 wrote:
真的是很好的文章,感...(恕刪)
一般而言,新商品的熱潮有兩年的壽命,如果加盟總部的行銷能力強、招商多,會造成市場擠壓。
招商慢、市場熱潮可以為持久一點。但是重點還是自己做集客動作,自己來宣傳,也可以讓熱潮持
續。如果能在六個月左右內回收資本,就算是成功。如果拖到一年才回收就有一點慢。但是還是要
看你的投資金額而定,我的觀念鼓勵任何的創業,只要商品有新意,加上努力集客,留客,失敗的
機率幾乎是零。但是不要因為賺了錢就停止集客和留客,造成營業額停止成長。只要做好集客,沒
有一樣商品會賣不出去,只要做好留客,就可以讓商品壽命延長。但是也沒有一樣商品會永遠存在
,也沒有一家公司會永遠不倒。差別只在賺了多久、賺了多少。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批評,成功
會是你最好的報償。加油。
消費印象第五義
消費者對品牌商品的第五印象,是來自門面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接待話術。
歡迎光臨只是一句口頭禪,已經沒有服務的精神了。常看到便利商店的員工、一臉無辜的樣子,眼睛根本沒瞧客人、只是聽到開門鈴聲就隨口喊出歡迎光臨,完全感受不到歡迎光臨的意思。這樣的聲音表情,臉部表情、和服務態度與精神是沒有辦法讓消費者引起共鳴的。
當消費者第一次接觸到門面的服務人員,服務人員除了可以做到集客的動作之外、還可以同時做到留客的動作。提供消費者滿意的服務,提供消費者超過滿意的服務、消費者會覺得驚訝,消費者會願意再來消費的,特別是新手創業者。你的門面人員在三、到六個月內決定了一家店的生存與否,很多的店家新開幕時、靠著低價促銷招來客人、在第一個月維持小賺,但是第二個月開始、營業額持續下滑,開始燒錢、卻不知道原因出在哪哩,門面的服務人員、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無法做到集客和留客的服務人員、不應該擺在門面、在成本考量之下、一家店甚至不應該聘用無法集客和留客的員工。
門面人員的集客動作與留客動作的重點是滿足消費者,在前文有提到、消費者是不能被滿足的,為什麼在這裡又要滿足消費者呢。事實上唯一能滿足消費者的是消費者的虛榮心,創業者要讓消費者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也就是說、集客和留客的重點就是讓消費者的虛榮心得到充分的滿足。在第一家店開幕的六個月內、要讓消費者得到滿意的服務,可以讓消費者願意再回來消費、同時還要讓消費者願意主動口耳相傳。
消費者的第五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要讓消費者得到被尊重的感覺、必須是唯我獨尊的感覺。而且是每一個消費者都要。聽起來很難、其實做起來不難,也就是跟每一位消費者交朋友,而且是真心交朋友。人是很容易被環境感染的,人是喜歡被快樂、被尊重自己的人感染。門面人員必須快樂的尊重每一個消費者。不是用漠不關心的態度喊出歡迎光臨的口號,消費者很敏感、會感受到門面人員、漠不關心的態度,當大家都用這種等級的服務來招待消費者,創業者只要真心相要與消費者交朋友,消費者會發現你的尊重與真心,而且可以禿顯自己的服務品質。
服務的品質
滿足消費者的虛榮心,還是得從刺激消費者的感官做起,分為肢體表情、與聲音表情、兩大類,一般的員工訓練只重視商品的製作訓練,及簡單的服務動作,並沒有在肢體和聲音表情上做訓練。員工也大多抱著只領死薪水、生意好壞是老闆的事、而不太願意接受訓練,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樣的員工必須改變他、改變不了的員工只有開除一條路。
門面員工接觸消費者的第一個接觸、是視覺接觸,必須先看到客人的臉、而客人也看到門面人員才算是視覺接觸,給消費者被注視、尊重的感覺。第二個接觸是聲音的接觸,把大家都用的口號”歡迎光臨”改成”哈囉、您好”。消費者知道服務人員是對著自己打招呼,會被熱情感染。第三個接觸是臉上的微笑,微笑是最大的力量,但是時間點要抓對,必須是第三個接觸才能讓消費者看到。第四個接觸是消費者需求的接觸,當消費者在點購商品之後,第五個接觸必須立即動作,第五個接觸是虛榮心的接觸,必須即刻稱讚消費者的商品選擇是有品味、是內行的。第六個接觸是關心的接觸,跟消費者做朋友就是從第六個接觸開始。讓消費者覺與門面人員像朋友一樣的交談,雖然只有簡短的一兩句,但是當客人再來一兩次,就會跟員工有像是朋友的錯覺,沒錯、當消費者相信自己的錯覺、這就是真理。………待續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