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waltz wrote:
350台是每個月是可以出到2.5億以上的營收
250台也可以出到1.8億以上的營收
如果照你說的350台是2.5億RMB營收
那去年友佳CNC出貨1352台, 算起來光是CNC營收應該有9.6億RMB
為什麼友佳去年營收只有7.77億RMB
(這還是包括5668台停車設備, CNC只佔八成, 大概6.2億)
可見350台=2.5億RMB根本是亂講的
或者並不是每張單的350台都是2.5億RMB
朱志洋說,他估計控制器與零組件等供應不及的問題,在10月後可望逐漸改善,而9月完成生產線擴建後,光是友佳國際相關工廠產線,可由目前的每月250 台,逐漸增加到300至350台,所以,9月後出貨就可加快,積存的訂 單也可以逐步消化
IBIZA0408 wrote:是啊, 上半年的訂單可以逐步消化啊(這則報導是7/14)
我前面也說那11億的訂單今年應該可以出貨啊
也是也就那11億, 頂多再加一點, 14億很合理啊
營收可以達到20億的估計在哪裡?(恕刪)
IBIZA0408 wrote:
27元是用15倍本益...(恕刪)
cchen1014 wrote:
總之,
你如果只想看過去的EPS來算合理股價,(x10, x15)
那是全台灣股民都會做的事,隨便一個號子裡的阿嬤都知道要這樣算。
你知道為什麼有些股票本益比就是高嗎??
你有認真想過嗎??
因為成長性,因為ROE高,因為市場多頭,因為有人炒作
我覺得友佳就是有成長性,有高ROE,市場又是多頭 (當然這點就見仁見智了),有沒有人要炒作(我覺得有)
就算今年EPS只有1.8,那又如何??
如果明年EPS有2.4,你會願意花多少錢"先"買這支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