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umn27546 wrote:
A的成本降到31了啦...(恕刪)


A跟B的成本都一樣我了解了
不過另外一個問題是
很多人都說買中鋼定存心中可以無股價
那麼假如A連續買了10年包括配股配息加起來總共100張(整數比較好算),成本平均是34塊(有時買高有時買低)

B在意股價, 只要在30以下才買進連續買了10年包括配股配息加起來總共100張(整數比較好算),成本平均是30塊

假如AB兩人在10年後100張的時候要賣出,這樣看起來是不是還是在意股價的B報酬率比較高?


花光積蓄去旅行 https://www.facebook.com/LiveforTravel/

podman wrote:
參加除息有可能次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有退稅而不是繳稅...我每年都退X萬以上當做旅遊基金
所以要注意公司當年度配息的扣抵稅率...30%以上的公司很多...請注意這部份的資訊


如果你都可以退稅,是OK的.
但是你想想喔,
如果有基本收入,你要被課6%的稅(有些人是12%以上),
那麼 30%-6% = 24% 再退還給你,
你是不是一樣損失(3000-扣稅)元的 6% 呢?

感覺上退稅沒什麼差,
但是想想,好像又被水煮青蛙了 >_<
難怪稅要先扣除啊~ 不小心就被坑了~
shauyu3124 wrote:
A跟B的成本都一樣我了解了
不過另外一個問題是
很多人都說買中鋼定存心中可以無股價
那麼假如A連續買了10年包括配股配息加起來總共100張(整數比較好算),成本平均是34塊(有時買高有時買低)

B在意股價, 只要在30以下才買進連續買了10年包括配股配息加起來總共100張(整數比較好算),成本平均是30塊

假如AB兩人在10年後100張的時候要賣出,這樣看起來是不是還是在意股價的B報酬率比較高?


[很多人都說買中鋼定存心中可以無股價]
在這邊應該是很多人都說不可能吧!!

至於解答,
這種小學生的問題,你自己應該就算得出來吧.

新聞不是也有報導了,
假如你想每個月定存一張中鋼股,
但是股票當下高於市場基本行情(例如 28元),
那你就把錢先存起來,
等到股價到這個水平,再一口氣買起來補(放).
若是低於目標值,當下就可以買起來存.
如果可以每年都這樣辦到的話,最終只會有幾個月的股利跟股票沒賺到.
但報酬率是一定會高於盲目定存的.

你一定要先完全瞭解除權跟除息規則才行,
只要特定日前握有股票,就可以參加,
不用長期一直握有.


當然.有些特例會發生.
這種先暫時不考量.(例:每次定存日期剛好都在股價最低點,股價總是在30以上,從來沒低過.)

為何抓28元呢? 市場行情咩~~~我阿知~~~

更唬爛一點的, C的作法:
每個月錢都先存銀行賺1%利息,等到確定最低價是在除權除息日4個月前發生,
再一口氣領出來補足張數,
這樣就可以同時賺兩邊.(填完權息,再出手)

但是股價起起落落,真能這樣玩嗎?
唯一可以確定的,你時時關心股價,買在低點的機會會大到無法想像 ^O^

shauyu3124 wrote:
請問一下A現在買中鋼...(恕刪)


一、重點是除權息那天你確定可以用31元買到?
二、重點是你確定除權息前不會股價不會變高?
kant wrote:
新聞不是也有報導了,
假如你想每個月定存一張中鋼股,
但是股票當下高於市場基本行情(例如 28元),
那你就把錢先存起來,
等到股價到這個水平,再一口氣買起來補(放).
若是低於目標值,當下就可以買起來存.
如果可以每年都這樣辦到的話,最終只會有幾個月的股利跟股票沒賺到.
但報酬率是一定會高於盲目定存的.

你一定要先完全瞭解除權跟除息規則才行,
只要特定日前握有股票,就可以參加,
不用長期一直握有.


當然.有些特例會發生.
這種先暫時不考量.(例:每次定存日期剛好都在股價最低點,股價總是在30以上,從來沒低過.)

為何抓28元呢? 市場行情咩~~~我阿知~~~

更唬爛一點的, C的作法:
每個月錢都先存銀行賺1%利息,等到確定最低價是在除權除息日4個月前發生,
再一口氣領出來補足張數,
這樣就可以同時賺兩邊.(填完權息,再出手)

但是股價起起落落,真能這樣玩嗎?
唯一可以確定的,你時時關心股價,買在低點的機會會大到無法想像 ^O^



如果30元沒買過了1年買到28元,這樣又如何?如果隔年最低價是29勒?

這1年、2年已經配了息配了股隔年還退你稅。

適度的等待是可以,錢放著不會咬人,但請記得時間也是你的成本。


老實說個人完全看不懂什麼叫做

"如果可以每年都這樣辦到的話,最終只會有幾個月的股利跟股票沒賺到"

今年沒參與除權息請等明年,OK?


買這類型的股票重點還是在公司營運績效、盈餘發放,而不是盯著股價無腦買,

至於進進出出...,如果買了隔天跌、賣了隔天漲,乾脆去買其他電子股作價差好了!

實戰經驗最重要,還是自己多琢磨吧!

autumn27546 wrote:
如果30元沒買過了1...(恕刪)




如果常常關心了解股價...

可以買到低點...

那...

為何要買定存股??
貪是貧字頭 慾多化成愁 千江取瓢飲 知足自長流

kant wrote:
如果你都可以退稅,是...(恕刪)

感覺上退稅沒什麼差,
但是想想,好像又被水煮青蛙了 >_<
難怪稅要先扣除啊~ 不小心就被坑了~


kant大大誤會了啦...

抵扣率的稅額是公司所上繳的稅金...

所以才會有所謂稅前盈餘和稅後盈餘啦...
貪是貧字頭 慾多化成愁 千江取瓢飲 知足自長流

小孟孟566 wrote:
另一個思考觀點......

而且不用扣所得稅與健保稅
只有交易稅與手續費
(恕刪)


今年股息股利 要開始課健保税了嗎??
我怎摸查不到資料?
香吉士的蔚藍海域 wrote:
kant大大誤會了啦...(恕刪)


不好意思,我有弄錯嗎?

那3000不是也要算入你的收益中嗎?
如果本來就繳6%綜所稅,不是也要把那多收入的3000也做繳6%稅嗎?
最後才是把之前本來就是你的錢(先被扣的稅),再退(扣)回來,
可以完全退回30%的稅沒錯,但3000已經被另外扣6%的稅了.

有誤請指正,謝謝.

P.S.不好意思,上次報稅已經是一年前了,而且只報過一支.

================================
更正一下,
剛問了一朋友,3000元不會列入6%扣稅中.

如果可以退稅,
應該是等於沒有扣到稅.
謝謝.
香吉士的蔚藍海域 wrote:
如果常常關心了解股價...

可以買到低點...

那...

為何要買定存股??


因為定存股是懶人投資法,
不想花時間去看股價,以及花心思去分析股價.
人云亦云的結果,
想必成本容易高出許多.
(買基金定存就一定會賺嗎?)

正如先前所提,股價波動頗大,且有可能股價都不曾低過,
但是,這就是買股要賭的地方啊,(特例有簡單先提過了)
小弟認為,可以買到相對低點是沒有問題的 ^O^
(好像賭徒都這麼樂觀^^"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