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PC部門根本沒用,PC零組件核心CPU . chipset 這些關鍵零件在誰手上。HP死了,直接讓台灣幾家去吃市場就可,PC產業可替代性太高。因為大家的組件都是那幾家提供cpu chipset ,以前都是公版抄一抄。就可用。現在根本沒有多少技術性.
四流的企業搞品質,三流的企業搞產品,二流的企業搞品牌,一流的企業做標準搞專利,如果有一天國家真要動用大筆預算去支持夕陽電子產業,那倒不如把錢花在產業轉型與創新服務,投資大把資金只為了挽救低毛利的電子產業鏈嗎?只有電子業才能帶動就業率嗎?台灣只有電子業能做嗎?HP都不做不玩了,我們能夠做,玩的更好嗎?江山代有新人出,是市場不變的原則,現在沒落的電子大亨...當年不也很意氣風發嗎....今何在?當年台灣還不是有許多國際知名的大廠,那些大廠消失了之後,台灣不也衍生出後期的一些大廠嗎?我想這些問題值得思考.....!
kantinger wrote:http://www...(恕刪) 光看那個研究員所寫的我就快笑翻了!! 貌似不食人間煙火似的。看看裡面節錄的部分:[目前,我國財政窘困,除了節流,也要想辦法開源。在開源方面,如果能將外匯存底的收益率增加到10%,以目前3,254億的外匯存底,就能帶來325億美元的利潤,換算成台幣就是1兆元,對於減輕我國政府的財政負擔非常有助益。]將收益率增加到10%?? 你以為10%這麽好賺嗎? 還換算成台幣就是1兆元。定存利率才幾%? 定存股中鋼,台塑的年投資報酬率有幾%? 股價就不會波動?一波動馬上就影響當初的投資價值了。中國大陸銀行的定存利率算高的,但都不到5%,你以為"每年穩定10%報酬率"很容易?又不是玩股票,期貨,政府拿外匯存底怎敢做高風險的投資?賠了可會導致幣值狂貶,誰能負這個責任?
kantinger wrote:台灣在國際買原物料 小麥 石油 機台 等等用台幣的嗎 你真的很天才,剛才就說了,台幣若貶值,進口原物料幾乎都是美元定價。進口到台灣,台灣的廠商不就要多付出台幣來買美元付給上游?那成本不就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