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心發問]台灣的未來要靠哪一類別的產業才能帶動成長


kantinger wrote:
嘴砲才王道仔細觀察勞...(恕刪)


說的好, 台灣真的適合嘴砲發展

盛行的醫學美容也是靠嘴砲

讓你覺得做完很美, 做完還想再做

因為這個完全是主觀的東西, 只要集體說服消費者就夠了
台灣的宗教團體
建築物一棟比一棟漂亮
爭產以億計
有受不景氣影響嗎

金融海嘯才過多久
保險與基金的廣告不又一堆

各種直銷都要分享的
說沒有不景氣 只有不爭氣

不管多頭空頭
電視打開
老師天天都大賺的

這就叫自由經濟了

練好嘴
才趨勢
大家也可以說說, 如果歐美等傳統市場衰弱後, 台灣應該開發那些地方? 小的就拋個磚吧: 個人認為, 不是中國, 也不是巴西, 而是印度和..非洲.

為什麼是印度? 印度雖然也是金磚一員, 可是過去十年來並無像中國如此爆炸性的成長, 印度反而是溫和的往中度收入國家邁進. 當然, 中國的崛起, 一大部份也是因為過去十年歐美各國的社會現金極度寬鬆, 有足夠的購買力去買世界工廠生產的東西. 隨著舊世界的沒落, 大家把中國內需市場當作走出目前泥掉的機會. 可是, 中國政府不笨, 他不會乖乖的開放其市場讓歐美大企業賺的飽飽的. 反之, 他希望歐美等企業能跟其國內的企業合作, 目的無非是希望透過合作能讓國內的企業學習歐美企業管理的know how. 等到翅膀長硬了, 合作的關係也bye bye 了.

印度不然, 印度政府雖然對歐美外資抱有很大的移慮, 可是也不得不承認歐美等大企業, 特別是零售業, 是比其本土的來的有效率太多的. 在這當下, 台灣企業反而可以貢獻其最厲害的........cost down的know how, 台灣也沒什麼帝國主義般的大企業, 所以應該不會引起相同的疑心. 台灣的電子業跟印度的軟體業更是剛好互補. 印度目前雖然沒有像大陸般的經濟實力, 但是一個人口七億的國家不應該如此的被輕視.

令一個機會是非洲, 非洲是唯一一個沒有人口老化問題的市場, 因為...過去幾十年來非洲的戰火讓各小黑國死了一堆年輕人. 最近, 拜全球化之賜, 非洲相對的有了一些和平, 也因為中國的崛起, 本來沒人要的原物料變成了當紅炸子雞. 非洲人一有錢當然會追求更好的生活, 而這些都是台灣的機會.

如何打進非洲的市場? 拿筆電來說, 與其做一些高端的產品, 不如做一些耐操又省電的東西. 非洲的基礎建設還是很落後, 有時候有可能從這個村到那個村要七八的小時. 對在那的生意人來說, 與其買一臺效能多好3d多棒的筆電還不如可以有一臺一充電就可以用12個小時, 螢幕一點都不漂亮, 也沒有甚麼印樣, 可是可以在嚴酷環境下生存下來的筆電. 像這種"大型的客製化"的東西才是台灣應該做的. 不該在把目光都放在歐美了. 如果歐美真的會有失落的十年, 難道台灣出口也要跟著失落十年?

明月書流 wrote:
選擇明星產業帶動經濟成長 不如換個思維方式 從教育革新做起 讓社會風氣轉變...(恕刪)


台灣的教育從國民基礎教育一整個方向就錯誤
所謂國民基礎教育應該是要讓國民完成基礎教育後,在社會上有謀生能力
凡舉生活科學,數學,文學,外文,經濟,文化,法律...都要有一定的認識
然則,現在的國民基礎教育
似乎在篩選誰夠聰明
編數學物理教科書的老師希望大家都是科學家
編國文英文的老師希望大家都是文學家
而上課的老師,希望學生都是天才
而考試....在考學生有多聰明
在現在社會上會用到的
經濟學..0, 基本的會計觀念 0, 貨幣理論觀念 0....
然後物理數學去教一些連PhD 都不見得當場解得出來的題目(我永遠不知道,某些數學題目為何做了輔助線就可以證出來),英文考代換與文法陷阱(這有很大的意義嘛)
結果,學生17分可以上大學,大學生看到老外不會說英文,還要另外念會話(還真本末倒置)

上了大學,大學應該是培養專業的地方
現在,大學在那群教授的倡導下卻變成了通才教育
(這不是國民教育應該做的嘛?但國民教育卻是在篩選天才)

碩士班....理論上是學習做研究的方法與態度,知道從何著手,並完成交代的工作
這倒是很符合現在的狀況....當老師的研究助理

博士班學生,應該是培養獨立思考,並且在畢業時,能夠有自己的創見,提出屬於自己的思考,做為你的博士論文
但是,現在的博士班學生....很多只是論文比較多的碩士生,還是一樣是教授的研究助理,,只會做老闆的題目.反正老闆說甚麼就做甚麼,可能數學或儀器操作比較厲害....能分析一點data吧
(沒有屬於自己的paper怎能稱為是博士呢? 我的PhD 畢業標準是,為實驗室開創一個新領域,只會做老師的領域無法證明你有獨立研究的能力)

博士後....大部分還是一樣是研究助理(博士畢業就沒有自己paper了,誰知你有沒獨立研究的能力)

教授....養很多研究助理做研究,很多研究題目是改改參數換換原子會怎樣的論文(由其是一年可以發幾十篇的大都屬這類,但是,國內的研究貢獻是數論文點數的)
所以博是多如狗,碩士滿街走

好吧,說完了
想怎麼改呢?
臺灣未來10-20年我認為還是要靠電子和中概來帶動發展.這兩個產業目前還是對臺灣最有利的.

電子,臺灣已經付出太多,政府是不可能放棄這一塊的.目前這塊看起來還是智慧型手機和IC設計最有機會. 我長線也相當看好這兩個領域,尤其當看到現在我阿姨家讀小二的小鬼頭一直玩HTC...XD 不過話說回來,電子產業的變動週期是很快的,稍不注意的話小心血本無歸.

中概,我是認為畢竟我們真的離中國太近了,又同文同種,中國這麼大的商機,就算是只能賺個邊邊角角應該也是很有看頭的.看新聞說,到了2020年,中國會擁有全世界最多的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往往帶來驚人的消費能力.所以我長線看好民生消費這一塊.

另外,航運產業也可關注一下,臺灣畢竟是島國,航運真的是很重要,也是不能倒的產業.

生技,沒有研究,而且不確定性太高,不過之前臺大新聞後,我是有去注意了一下中裕新藥,如果真的愛滋病新藥真的能研究成功,對全世界來說,絕對是21世紀最大的突破之一.

傳產,沒有研究,不過好像就是穩定然後穩穩賺?我還是閉嘴好了,留給別人去討論...XD



Helfgott wrote:
目前看起來電子: 外...(恕刪)


國際洗錢中心

是未來台灣唯一能走的路


linnexotik wrote:
大家也可以說說, 如...(恕刪)


內需大成長
需要大量外匯存底跟本幣升值
中國最合這個條件
linnexotik wrote:
蠻失望的, 本來以為...(恕刪)

何必失望呢?
如果說其實答案已經在各樓層裡面..相信嗎?
不信可以再看看喔..真的已經都寫好答案..
好吧!讓我把網友答案整理出來..
答案是:甚麼都可能被網友說成可以賺..同時也被說成不能賺..
結論呢?思考創造自己的產業的經營模式(不是"複製成功經驗"喔)..仍可以勝出..
台灣..絕不能再像過去..只是重科技輕傳統..

yyallen wrote:
國際洗錢中心是未來台...(恕刪)


我是覺得台灣應該開設賭場

金融業才會起來,也順便帶動觀光業

linnexotik wrote:
個人認為, 不是中國, 也不是巴西, 而是印度和..非洲....(恕刪)


印度+1

印度人真的是聰明,又是民主國家

台灣為何不跟他們合作? 太遠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