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市10年空頭即將引爆:
http://m.youtube.com/#/watch?v=4HzmX0T9IkA&desktop_uri=%2Fwatch%3Fv%3D4HzmX0T9IkA
聽聽別人的說法吧。
我雖然不特別看空房市,但是這一波房市需求是由人口數龐大的六七年級生支撐起來的。
八九年級的人口會慢慢下降,很多人會繼承家中的房子,或是因工作賣屋換屋等。
需求下降的結果多頭能漲到哪邊?
小的也來分享一下
大家互相學習
小弟是六年級最後一班(硬要把自己歸類在七年級),24歲退伍後才開始第一份業務工作,底薪30K,就這樣領了一整年底薪過活,我從南部上台北的,跟同學在台北租三房公寓,還算便宜,一個月5000。
工作的第一年真的好窮,沒什麼開銷卻也存不到錢,好在當時被女友甩掉所以荷包沒繼續失血。
第二年之後工作漸漸上軌道,底薪沒變但是每個月多了獎金,獎金還不少,當時我既不懂股票也不懂基金更別說房地產,所以賺的錢都放銀行。大概27歲的某一天我突然發現我存款竟然達到100萬了,我又驚又喜簡直快飛上天了!然後我從存款拿出15萬當頭期款買了一輛civic8的新車,現在開七年了還頭好壯壯服役中。
接下來幾年被調派到新竹跟桃園,因緣際會在新竹買了一間小不隆咚的套房,加車位不到兩百萬,重點是銀行竟然要借我240萬,但後來我沒借這麼多,只是買這間套房我沒有拿錢出來,住了兩年後因為要回總公司所以把套房賣了,但套房很難賣,賣許久才賣掉,賣了260萬,還小賺了大概60萬。
自從住過屬於自己的房子後,我就沒辦法再租房了,我喜歡窩在家當宅男所以家裡都買好的東西,租房比較沒辦法。但我自知台北市我摸不起,所以往林口找,在重畫區買了兩房加車位,大概14萬一坪吧,買的時候很怕買貴了,覺得林口這鬼地方竟然要14萬!!!結果就這樣住到現在了。
努力工作存錢後,心想把錢放銀行不如買房子,所以又多買了林口一間三房的中古屋,天殺的我竟然一坪23萬也給他買下去了,還不敢讓我娘知道,事實證明我還是被我娘罵了!

這幾年其實我也有買股票跟基金,不誇張,帳面上跟實際上大概賠了30萬有吧!投資報酬率負50%以上!!!

所以我才會覺得我有錢還是買房比較穩當。年初聽了朋友的介紹,也在桃園市買了一間預售屋,付了10%,不諱言這間我是當投資買的(請大家不要砲我

以上是小弟這幾年的狀況,下台一鞠躬!
may5488 wrote:
當然啊.投資有風險啊...(恕刪)
真的
小弟投資經驗跟板上的人比起來
還是很菜的
股票基金房地產
黃金存摺
美元
但還是覺得房地產比較穩定
眼光挑的好
可以貸房貸
可以增值
又有租金
一舉三得
收租金
就拿基金來比喻
就像你每個月定期定額扣款5000~一年5趴好了
但是
5000不用你出
房客幫你出錢
有人出錢幫你買基金@@
貸房貸+增值
板大也有經驗
1000萬
貸7成(預售屋更高)
自備300萬
13000萬賣掉
獲利是100趴
當然各種投資
每個人的喜好不同
個性也不同
自己拿捏
股票期貨賺錢的
當然也是有
但是
需要做的功課遠比房地產來的多太多了
(小弟自認沒那個實力.而任何投資 還是有風險)
股票賠光了變廢紙
不動產至少還有住的地方
小弟目前還是打算大部份靠房租來增加我的現金流
板大很厲害
我也想過接觸預售屋
但我住的地方比較沒有這個機會跟市場
還是以北部比較多
我也不懂
所以還是在說在研究
中古屋是有在找
最近會簽約(算是六房吧)
第一次偏向增值為主
也是希望眼光沒有錯
小弟今年而立了

有待加強阿
光是板大一個轉手一兩百萬
小弟就望塵莫及了
股票的部分
我可以體會版大的心情
看手中的股票一直跌
還要一直加碼
也不知道自己的眼光到底準不準
真的是一種煎熬阿!!!!
何況你還買了三年
真是令小弟配服
這種起伏我真的膩了
(也是因為我沒有那個實力..確定我的眼光是精準的..所以都在煎熬)
就像之前鴻海跌到6X
小弟一直買到最高100
最多買了融資11張(全都拼了!!)
雖然我確信(那個時候的題材蘋果)
但每天看他起起伏伏
真的很累
還好去年參加除權息還是有賺錢
但我還是覺得不適合我的個性
所以不玩股票了
哈哈
華麗藍白拖 wrote:
挺有意思的討論串
...(恕刪)
停損很重要
真的
雖然我這樣講你
但我自己也沒有確實執行停損
呵呵
所以我上岸了
話說
前天才提到張金鶚
今天他就變成台北市副市長了@@
哈哈
但也是希望他真的有辦法把房價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