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達電第二會不會是聯發科??

.大陸的確晶片設計公司很多
但是大多無法達到經濟規模
無法取得最低的晶圓代工價格
也沒有足夠的研發能量與國際一流的公司競爭
分散資源的結果

恐怕最後還是一一被擊敗
因為展訊沒有自行揭露智慧型手機晶片出貨量
所以我的算法是用 聯發科的出貨量 70% 算成中國大陸出貨量
http://tech.qq.com/a/20130806/004671.htm
再除以第二季中國大陸手機出貨量8810萬部
這樣算起來大概六成左右
而且以營收來看 聯發科手機

如果通路庫存算兩成 應該還是有五成以上的市佔率

而且根據聯發科Q3的預估
WCdmA、TD與EDGE佔比各為45%到50%、25%到30%,以及15%到25%。
而且TD再只有中國大陸有使用的情形下 Q2在中移動的市佔率也不低
所以才對您的數據有疑問
不過您也有指出來源 所以應該只是統計方式差別吧

另外 今天晚上展訊才會 揭露上季財報
但根據第一季 季報公佈時的預估 第二季的 營收預估成長16-20%
所以第二季 智慧型手機晶片要成長五成應該不大可能

Weiter5494 wrote:
有心產業觀察跟市場趨...(恕刪)
Weiter5494 wrote:
對產業的整體發展,台灣沒有理由樂觀,尤其是值此中國供應鏈崛起之際!...(恕刪)


這種年代, 任何產業都沒有樂觀的理由吧.
多少歐美產業領頭羊已經被打下去起不來了.
各產業各企業都需要自我調整, 錯誤的策略就會讓自己倒下起不來.
聯發科若可以續強, 這容易理解,
若是不幸倒下, 那恐怕也不至於太意外.
競爭的年代, 稍有差錯就是萬劫不復.

三四年前就看過說展訊威脅聯發科, 一兩年內就能追上,
結果三四年後還是一樣看到說展訊一兩年後就能追上聯發科.....
當然這些都是有可能會發生的事,
只是...展訊會調整會蓄積研發能量....聯發科又何嘗不會...........
假如國家傾全力扶植, 那當然不容易對抗, 就像韓國三星,
大陸電子產業一直在走台灣走過的路, 明眼人很容易就能看出來,
沒辦法...走別人走過的路總是比較容易.
但別人努力, 相信台灣人也是同樣會努力,
蔡董一直在煩惱的事, 我們也只能旁邊看熱鬧舉加油棒.
蔡明介有幾個策列對於大陸的敵人不知道有沒有用
1,用專利叫對手賠錢並退出市場(威盛)
2,把對手買下變子來公司改變其公司研發方向(揚智)
3,併購對手避免市場被相互殺價把利潤都殺光了(晨星)
4,併購技術領先的公司減少開發時間(雷凌,ADI....)

只能說有錢技術領先就滿手是棋
不知展迅有沒有上市??

對於領先的對手就用價格戰,技術支援戰來搶了
技術方面應該用跳島式的開發方式來超越對手

Chiwye wrote:
蔡明介有幾個策列對於...(恕刪)


展訊在美國上市代號是sprd,目前股價30上下‧
https://hiveos.farm?ref=693615 推薦碼,使用後會有10美金‧

maratchou wrote:
因為展訊沒有自行揭露...(恕刪)



展訊通信第二季度營收為2.778億美元,同比增長60.5%,環比增長47.0%;凈利潤為3480萬美元,同比去年2100萬美元增長66.2%,環比上一季度2030萬美元增長71.9%。

財報顯示,實現創紀錄的季度營收,是由於中國和新興市場入門級智能手機的強勁需求。並實現了TD-SCDMA/EDGE雙模智能手機平台的批量出貨;同時首款WCDMA基帶晶元組SC7701B開始出貨,已被三星手機採用。


Chiwye wrote:
不知展迅有沒有上市??...(恕刪)


展訊在美國上市的,一點不可怕,現在要退市了,這才是可怕的。
要看空至少要出現比大盤弱的訊號...目前沒有
要看空要等到10月中國手機市場情形,如果銷貨順暢,Q4-明年Q1 庫存調整壓力小,那基本面還是偏多。

如果 10月中國手機市場大亂,Q4 庫存調整壓力開始變大,那才會出現轉折。看空才會成立。

要看空看多,要去淘寶,微博找線索。

展訊,高通,今年對聯發科還不構成威脋。真正的問題還是市場的需求。
展訊有什麼好怕的?
一季的營業額比聯發科一個月的營業額還少的多
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
失言不慎 失人尤甚 與其蓮華舌燦 不若快意山川 傲嘯高寒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