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日本的移民政策是完全不及格的,以台灣的人口結構,現在每年至少要引進20萬淨移入移民人口。(今年恐怕不到1萬人,大多是婚姻移民)
在台灣的外勞只想多賺幾年後,回國回鄉蓋房子,台灣不接受外勞移民,外勞也住不起台灣。
政府能規劃蓋出大量又好又廉價的出租住宅,租給外勞,外勞會想留下來當台灣人,將來在台灣買自己的房子嗎?
將來或許可能,現在
不可能。
現在不做,將來會完蛋。
但是現在不可能做,將來一定完蛋。
2013年
英國 人口約6500萬,每年淨移民數約增30萬 。
美國 人口約3.5億, 每年淨移民數約增100萬 。
加拿大 人口約3300萬,每年淨移民數約增35萬 。
西班牙 人口約4500萬,每年淨移民數約增45萬 。(1998~2008年)
數十年來,歐美的大都市形成很多各國移民的聚居區,吸引全球各國、各種族、各階層的移民,台灣沒有這樣的都市,也沒有多樣化的大量移民。
2014 1月 台灣分齡人口數
歲 萬人
35 40.6
34 41.6
33 40.7
32 41.1
31 39.3
30 37.6
29 36.5
28 33.7
27 29.7
26 30.7
我的天天 wrote:
大陸的高鐵技術,只能用2個字形容「呵呵」,還有人出來洗地。
請問你,蘋果和西瓜是同一樣東西嗎?電腦和手機是同一樣東西嗎??
電視台和電視機是同一樣東西嗎??
動車和高鐵,完全不同的兩個詞彙······是同一樣東西嗎?
為什麼中國的火車票要分成G D T K? 動車是D,高鐵是G。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
你引用的資料明明寫的是溫州動車···中國動車和中國高鐵是同一樣東西嗎?
你是不認識中文字還是什麼??
溫州動車出事故的時候,全中國範圍開通運營的只有北京到天津的高鐵。溫州地區還根本沒有高鐵。
中國高鐵已經開始出口他國,人家外國專家都認可的東西。你一個連高鐵和動車都分不清楚,一竅不通的台灣人,居然在那裡呵呵呵呵呵呵····
我只能對你的眼見和智商「呵呵呵」。
原因很簡單啊
就是人們稱羨的終身雇用制與年功序幼制
一個優秀的人在這種制度下也變蠢材
還有過度的儒教深化
抑止了人民的開創力
70-80年代的日本人,其創新科技與經營理念之創新讓人佩服不已
最後過度的自滿與終身雇用制等,害死了日本
最重要的
電子產品的跌價,是任何國家所不能承受的
近年來,中國墊子的崛起就是產品跌價
讓中國有機會崛起
不過很多中國人也不知,中國的電子業很多零組件或是工具機,材料等
還是被日本掌握
日本的手機零組件
約佔30多趴的市占率
這兩年的日本企業,虧損連連
導致改革動作四起,讓過去的神主牌,終身雇用制年工序幼制與不願產業外移挖解
所以,日本的企業們,開始進行全球化布局,也加快對中國布局
建議你
盡快賣出中國的資產,(除電子業以外)中國已經不是在崛起了,他是在衰退
不幸的是,這衰退是步入日本的後塵,往後會長達數10年以上
買進日本的資產,日本不是在衰退,他已經在崛起了
nombx wrote:
真是瞎扯,你根本就不...
你去看看iphone關鍵零組件,有多少中國大陸的.
(恕刪)
iphone的低價零件
用中國的很多
高價的關鍵零組件=0
BOM表拉開就知道...
iFixit 都拆過了...

http://www.techbang.com/posts/14904-iphone-5s-dismantling-show-all-looked-at-it
電池算關鍵零件嗎???
日本的機台與原材料還很強
有種三星不要買
看三星的電子業會不會垮掉???
小弟在業界混也有20年
用台灣人的角度來看日本
不敢小看日本
如果用美國人的角度來看日本
還可以

日本上班族的薪水沒有美國高
要拿1000萬日幣年薪
要爬N年
美國不會...
日本人的問題
現在是創意打不過Apple
量產拼不過鴻海
只能退到上遊
這塊是日本的老本
紮實的基礎工業打下來的
---------------
至於什麼美國F-35用中國零件
那是五毛吹給不懂的人聽的
美軍買的IC(軍規)
是中國磨型號以假當真
賣來賣去
流到美國去
美國的採購也有點問題
與台灣一樣採低價標
同型號機比價錢
價錢低的就有可能是假貨
就是這樣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