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採之弊,大可慮者有八。礦盜哨聚,易於召亂,一也。礦頭累極,勢成土崩,二也。礦夫殘害,逼迫流亡,三也。雇民糧缺,饑餓噪呼,四也。礦洞遍開,無益浪費,五也。礦砂銀少,強科民買,六也。民皆開礦,農桑失業,七也。奏官強橫,淫刑激變,八也。今礦頭以賠累死,平民以逼買死,礦夫以傾壓死,以爭鬥死。及今不止,雖傾府庫之藏,竭天下之力,亦無濟於存亡矣。」疏入,皆不省。識者以為明亡蓋兆於此
明朝到後面政府跟全民輕生產改賺錢
一條鞭法短暫有效
但把民間財富掃過一遍又搞成輕生產的銀本位
不就惡政嗎?
民皆開礦,農桑失業
投機事業變全民運動了
識者以為明亡蓋兆於此
不就把一個朝代gg了嗎?
kantinger wrote:
https://zh...(恕刪)
物價革命
你怎麼會覺得是爽到有錢人
本來在歐洲持有金銀的人當物價上升
他們的錢不會增加,但商品變貴反而是變窮了
一直以來當增加貨幣供給量造成通貨膨脹
爽到的都是優先拿到貨幣的人
通貨總量會跟商品供應量及價格重新達成平衡
所以越早從南美搬金銀回去的才是有賺到錢的
市場的物價上升是落後於貨幣增加的
信用貨幣也是一樣
當柏南克在金融危機時亂灑錢,能拿到他灑的錢的去買東西才會賺
不然就是虧
在台灣能賣商品到國外賺到外匯換成台幣,跟拿到政府舉債建設標案的才是有賺
你在1950年如果有1-2萬新台幣存款可能就是當時台灣有數的大富豪,
但是如果那時候沒拿去買土地或黃金放到現在呢?
在新台幣增發了幾萬倍或更多的過程中
物價總是會跟著貨幣總量上去
但是持有或存貨幣的本身就是在被通貨膨脹搶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