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ny063008 wrote:
PC+ 60GHz 802...(恕刪)
802.11ad,理論值最高跑到6.7Gb = 800MBps
即使以目前弱弱的左右眼雙1080Px90張(HTC規格,以後規格應該要高到4k2k或4k3k=12M)
1080P=1920x1080=2M pixel.
算他用YUV420傳輸好了 2Mx1.5 x2 = 6MBps(雙眼)
6MBpsx 90 fps = 540 MBps.
離理論值已經很近了. 而因為使用者是在移動的. 相對於60GHz的載波容易送使用者移動調資料干擾. 802.11ad對於移動中的使用者的傳輸速度打對折都算高估了.所以完全用來傳raw data的話. 802.11ad不可行(4k3k更不用講了.資料量是1080p的 6倍)
比較可行的是. PC 端完成計算後. 壓成 MJPG傳給頭盔. (壓264/265不切實際拉.吃太重了,除非外加硬壓硬解的IC,這點華為有機會叫海思幫他搞定).頭盔再解壓縮回來. 用顯示卡壓MJPG還有點可能.但到4k3k 90張.性能的瓶頸就比較頭疼.
但有一點我認為更關鍵的. 之所以要跑到90張.是因為要避免頭暈的現象. 因為頭殼轉動時影像沒有立刻跟著轉動. 就會導致頭暈(小腦會覺得很奇怪). 當需要對圖像進行壓縮. 然後又走無線傳輸. 無可避免會造成較高的延時. (因為無線傳輸可能會產生破圖.肯定要靠redundant跟checksum來避免).卡.頓.延時.在VR的應用場警都會讓使用者有很痛苦的感覺. 我想應該是因為這個關鍵. 才讓HTC跟Occulus都決定用有線傳輸. 不然經過壓縮的話. 現在Gb級的wifi早就夠力了.
我想申請一個專利. 用米你智能無人機幫忙把那條cable拉到玩家的頭頂.就不會絆倒了~
Virtuix omni
求仁得仁 wrote:
無線 VR 要用光波...(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