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30歲失敗人生的故事,如何理財挽救?

天殺的麻匪 wrote:
其實主要是跟一例一休...(恕刪)

正常啊。我同學房子建的超豪華,家中經濟比我好太多了,一樣升請低收入戶通過,標準在那,呵呵

天殺的麻匪 wrote:
我今年30歲,住台北市,有兩個小孩(2歲及7個月),沒車也沒房,祖上無靠
在第二個小孩出生前,因為當時收入低,自己條件符合社會局公告的低收入戶資格
曾經試著求助社會局,但卻不明原因被退回...(恕刪)


保險套很貴嗎?

不懂如果經濟不好, 小孩還一直生?! 是誤以為這裡是歐美有完善得育兒福利?!
chen0043 wrote:
給你一個良心建議~小弟以前也是很慘!!下定決心理財後,現在也是買車買房了
但是我的理財是不投資...

我給你一個8年計劃,供你參考

結婚後~~
建議跟老婆一定要團結合作~~前一定要存在一起

用比例分配

例如:生活花費(含房租) =50% 娛樂=10% 其他=10% 存下來=30%

這樣如果你跟老婆新資加起來有70000元,
每個月存21000元,1年就有25萬 存4年你就有100萬了,第一桶金就有了

就有頭期款了,這樣你就可以到桃園或基隆買個中古屋,之後還要繼續存
生活花費(含房貸) =50% 娛樂=10% 其他=10% 存下來=30%

再存2年半你就有60萬了,就可以買車了!

如果你照我這樣財富分配,8年後你就會改變你自己了,因為你已經會理財了


看了一整串,我覺得您這篇最有參考價值....
其實真的是這樣
我的收入結構跟您很類似,婚後的理財的模式也跟您一樣...
3X歲,現在有房還沒有車,正在存錢買人生第一台車子
電視也還在看以前的32吋..

臺灣有2個怪異的現像
1就是一天到晚新聞媒體在報22K,好像22K是台灣人的正常收入
2就是一天到晚看著一堆人開著幾百萬進口車在路上跑
讓人感覺很矛盾,我是認為這2個現像都不用去理他
台灣的平均收入沒那麼低,名車的背後也是有一定原因...

現在的年輕人,靠爸媽送房送車的很多,我認識的例子就有超過一半都是這樣..
完全沒經濟壓力,自己賺得錢全數都可以用在享樂上,在能一天到晚出國玩
不需要去羨慕,這些我們以後也會有
而且我們靠自己的努力將來一定會比那些待在舒適圈的人強...
先有房子>>車子>>最後才是享樂用的花費
一般受薪階級,一步一腳印走這條路應該都不會有錯...




kingjehau wrote:
看了一整串,我覺得...(恕刪)


謝謝^^

但是前提是你跟老婆一定要同心齊力,不能有太多壞習慣

我常常跟我老婆說,我們這樣的方式,

絕對不會貧窮,只有有錢的比較慢^^
把去燦坤買的電視賣了

這樣子大賠的一千塊就賺回來了

能力不高能有月入五萬收入。
不是太看輕自己,就是有強力靠山
不管那個要找第二份工作我想應該不會是難事
總不可能公司找個隨時可取代的職位給你開五萬吧。
那麼年輕就想到投資是好事,但先存有100萬在來考慮,主要是錢滾錢比較快。但風險要自己承擔。
老兄你來問01上面都在酸嘻的人這種嚴肅的意見
你會更失敗。

自覺能力不錯就是再尋找更佳的機會 不要寄望加班費
切莫聽信那些說企業才不鳥 一樣加班不給加班費的胡言亂語

真實的情況是 大多數公司真的會大量減少加班 採取外包及派遣的方式來降低成本 期望以加班來多賺錢的時代會逐漸過去。(我的公司在去年就在規劃了,2016底即開始實行,遵守規定,鼓勵休假,但產能增人事不增,因此開始模組化並大量發包外廠 內廠減少製程複雜度來提升產能,2017年底外廠發包產能要佔50%)

你也必須正視這現象,30歲很年輕 如有自信心 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工作高度才是正途

天殺的麻匪 wrote:
其實主要是跟一例一...(恕刪)



建議可以考慮開國光號,每個月有五萬以上。也可以駕駛私人公司的聯結車,氣體車,每個月有八萬。

以上收入是我親身和司機聊天得到的訊息,辛苦點,但是總是安心踏實的。
天殺的麻匪 wrote:
短短幾天小賺7千元,但隨後就全吐回去了,慘賠1千多


7仟元稱小賺,1仟多元為慘賠。請問單位為萬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