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買車能增加視野這一詞被說的好像很高大上一樣,還有人拿來跟出國增長見識或不如去進修投資自己之類的來做比較,看完那些回應我也是覺得笑笑就好,車子本身就是提供人類便利性的工具,正確使用下的確能增加視野,這是不會錯的。因為只要是運輸工具,都確實能增加你的視野,例如飛機.火車.公車.捷運.機車.巴士甚至郵輪.快艇等一系列交通工具都算阿,差別只是擁有的成本而已以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你臨時起意想到遠一點的地方出遊,交通就是一個基本的問題,沒車的狀況有時你光想到要"搭車轉車等車"所耗費的時間跟金錢,想想會覺得賴在家比較舒適,而有車則會增加你前去的動力,反正方便嘛,車開了就走,而且目的地是你隨時想變就變,不會因為要搭乘特定運輸工具而影響行程,旅途成行你的視野不就增加了^^所以擁有汽車,是提升視野拓展的方便度所以東西看人用另一種例子智慧型手機有人拿來學習,有人拿來娛樂,有人拿來致富.而有許多老人家卻還拿著2G手機當這些沒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家提出:智慧型手機不會讓你拓展視野,你一定立碼會跳出來反駁^^
vaiomika wrote:很多人只是因為住在...(恕刪) 偏鄉或是公共交通建設不足的地方開車固然方便也快速有時候看病、去醫院還真是好用好用歸好用但還是無法否定汽車是負資產的事實個人認知為何汽車是資產不是工具首先,車輛是有記名登記所有權法律上車輛屬於動產之一在一般的價值規範下一台車在一定時間之下殘值會近乎於零加上擁有車輛必須多支付相關費用(與房屋、土地不同)所以是負資產是普遍認知只是如何利用車輛是屬個人意向並不影響負資產的本質
JasonStock wrote:哈哈 真好笑, 沒有車就沒有視野喔!在台灣開車大多是塞在車陣裡原地燒汽油, 有啥視野?!有錢還怕沒視野?!台灣交通發達, 啥地方只有私家車能到?! 怕塞車可以早出門晚回家。台灣一堆地方大眾運輸工具沒有到達,不是到不了,是路線開了一定虧錢,這時只能靠自家車輛到達,或搭大眾運輸工具再轉車,然後花去許多時間與交通成本。開車六年後,短暫沒車搭了高鐵往來南北,雖然速度比開車快,但是在車上的噪音與搭乘感受,比不上自家車,而且人越多車票越花錢,一家人出門大包小包也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