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抽稅100%企業支薪是總支出的30%以上依序遞減稅金總支出50%.....抽稅50%...總支出70%.....抽稅30%....以此類推但台灣一定會作假帳...讓員工領錢再回吐等等!你先聽我說 wrote:我相信在座各位都是30CM...(恕刪)
低薪??何謂低薪??一個月的薪水可以買的東西如果變多了,算不算薪水變高了??所以,要提高薪資,還有另一個方法是降低物價&通膨...台灣一堆物資都仰賴進口,要降低物價,不是辦不到,只要降低關稅&提高台幣匯率就好,但是,這相對一來,會影響到某些需要出口貨物的企業...在出口貨物& 進口物資,政府很難取得平衡啦...
等等!你先聽我說 wrote:我相信在座各位都是30CM...(恕刪) 台灣的低薪問題是來自於無能的老闆,跟執政者沒絕對關係.有點錢的人都想當老闆,可是大部分的老闆卻不知道如何經營好一家公司,虧錢最直接的改善方式就是拿員工開刀.另一方面是台灣的產業結構問題,獲利低,也難怪員工薪水跟著低,這部分政府就要帶點責任了.
今年三歲 wrote:引進高科技產業提供該產業優惠稅率(比照鴻海到美國的福利)再來要求該產業提高基本薪資讓那些低薪的產業永遠找不到人而倒閉……我是認真的……選我正解^^ 我的看法剛好相反,台灣低薪、貧富差距的現象惡化剛好是跟高科技產業成正比,高科技產業越發展低薪、貧富差距越惡化。原因在於資源過度集中、產業不均衡發展所致,政府為了吸引投資,徵收土地提供,拉水拉電,為廠商提供租稅減免、鼓勵政策、稅賦優惠,而這些基礎建設跟資源都是廣大人民納稅義務的稅收而來,但是拉水拉電除了成本是由大眾所承擔之外,所造成的汙染環境成本也是由人民大眾所承擔。再來高科技產業資本規模越來越大,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集資規模跟速度也相對提升,而高科技產業需要銀行大量融資,萬一遇經濟不景氣或是產業變化,造成破產,銀行呆帳最後又是全民買單...由於高科技產業資本規模越來越大,高資本高技術障礙使得一般人民根本無法跨入市場,真正獲得利潤的都是大股東、原始股東,一般人民根本無法接觸,造成貧富差距越惡化,而高收入只造成高消費經濟的循環發展,所以當大家喊窮的時候,同時看到名車滿街跑、到處奢華的消費落差。由於高科技產業投入大量成本,購置土地、機器設備、營運固定成本,唯一能壓低成本就是薪資...廣大的低薪造成消費不足,經濟無法有效循環...由於高科技產業不均衡發展,資源過度集中與消耗,導致其它產業資源排擠,進而導致其它產業獲利減少進而低薪化...以上種種綜合因素導致低薪、貧富差距越惡性循環...個人認為引進高科技產業改善低薪惡化恐怕是緣木求魚
adkip75026 wrote:看看菲律賓,馬來西亞...(恕刪) 台灣早已跌出亞洲四小龍,再像你這樣夜郎自大,故步自封,東南亞國家早晚會爬上台灣頭上的。多多出國看看,別人是怎麼在搞經濟的,台灣內部是怎麼搞民粹,相比之下就知道台灣低薪其來有自。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今天如果一間公司, 拿最多錢的跟拿最少錢的, 會差多少倍?先不說普遍大環境變差, 但貧富差距日趨嚴重其中之一推手就是薪資結構與分紅制度.老闆很辛苦, 經理很辛苦, 作業員跟倉管也很辛苦, 大家都為公司奉獻.甚至加班.我知道有薪資每月有2萬跟200萬的.100倍. 分紅有2千跟 2000萬的.10000倍.如果再個人投資, 依金融制度... 結果無法想像.資本主義+金融制度 .... 很誘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