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rloop wrote:
2022薪資排名》金...(恕刪)
投資初學者 wrote:
從1和2頁,有人不清...(恕刪)
我沒存股,畢竟25年前剛投資都是誰說甚麼好就跟著買,所以有賺有賠,也有買過變壁紙的投資,但生涯目前下來很幸運的還是獲利300多萬的狀態,以前其實也沒近年來流行的存股知識,我基本上40歲後,都是以資產配置為優先順序,至於標的也是錯誤中學習,但近年來資產大幅成長有一部分是當初沒有認賠的投資項目,意外的全部因QE及疫情期間反而都漲回來,賣掉後其實都沒賺,就是拿回成本損失掉的就是時間價值,所以我才會說,如果早知道,當初不用研究那麼多,台積電60幾元全壓放到現在,或許去年12月我就不用管資產配置可以爽爽退休了,不過我們不是神,給大家一個觀念,不要怕犯錯,但要求自己不貳過才是投資賺錢的關鍵,不要跟著追高殺低才是王道,不要投機或貪短利,基本上好的標的即使跌了都有機會回本的!自己已投資來說我覺得只能給自己打70分,但前15年確實投資損益也只有打平而已!想靠投資賺錢,真的不容易!
我2008在股市去了大半投資部位,之後就以固定收益為主。但之後殖利率降下來,2020Covid之後轉入較多在股市,今年三月才回到較多固定收益部位。我個性保守比較難忍受波動,而且相信美元部位的固定收益比有些人在股市獲利還高。
我再兩年65退休,建議欄主應該不要太早退。
以你目前資產再十年,說不定有機會翻倍。
除了房子,台灣過去20年的一般物價其實沒漲多少,但最近的通膨卻很有感。
(我2012去三井,2016又去,上週再去,同一家店最高價位套餐價格都一樣)
我認為未來的通膨會比較顯著,3000萬若在台北或大都會可能只是足夠而已。
多一些錢可以幫助小朋友,或是週遊列國才不枉辛苦打拼。
(前一陣子有人說300萬就可退休,我不想引戰。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様。)
追求穩定收益!
hodson2013 wrote:
從頭看到尾,很欽佩欄...(恕刪)
感謝您的建議,我自己退休規劃中你想的我都有想過也有預想實際的情況!
1.首先我說過目前的資產尚未包含目前自住已還完房貸且每月還有4萬元月租的透天店面,我們住三四五樓,一二樓租給保養品店家,因為四萬元當初就是規劃給兩老當養老金,所以這筆錢我目前也不算入我的被動收入中。
2.預估幾歲能退休真的很難,以前55歲之後又延60歲,現在65歲才能完全領到勞保月退(我是舊制),所以55歲退休基本上領不到月退,但如果我真的選擇55歲退~我會選擇全部領整筆走,自己規劃這筆勞保退休金!
3.為何會有55歲想退的規劃在於,我有幾位銀行退休的同事,一位65歲退,一位60歲退,一位57歲退,一位50歲退,然後其中一位65歲退的同事~退休後兩個月就突發心肌梗塞過世了,你我都無法預估退休後我們能活多久,也許為了小孩,為了翻倍的資產成長,但如果是兩個月後就走,你的完美規劃一切都成泡影,雖然能留給在世的家人,我想最遺憾的還是自己吧?所以我想留多點時間給自己,我給孩子的教育就是,我能支援到它們入社會,但我不會留任何財產給他們,他們要靠自己努力,這是對他們從小的教育,紅包錢我都讓他們自己存,讓他們從小有理財的規劃,至於以後財產的分配我會交給信託,寧可每月由信託支援它們一些資金,而不是選擇讓他們無償的得到遺產。
4.所以我目前已在模擬規劃退休後的計畫,退休前一定會留職停薪一年測試,最終符合我設定的條件就會退休,不會眷戀,因為看了幾位同事退休後一個一個的走,原本退休前要好好享受的規劃一切都在突發事件中終結,人生無常,就是要把握當下,而不是眷戀那個數字的增長,真的沒多大意義,賺再多你都沒花到,意義在哪?
的確多數人在股市長期投資能追上大盤的績效 恐怕不到1成
想請問如果您的小孩想把以後賺的錢 多數放在ETF 如 0050 00878等
您會認同嗎 ? 或是您會建議不要超過 資產幾成呢 ?
我小孩目前已大學畢業了
原先我是想說以後走的話 資產約8成捐出去 2成留給小孩
看到樓主提到信託 好像是蠻好的方式
是不是等到約75歲時 就可以把大部分資產做信託
每年領一半股利來用 一半再投入&做公益
走的時候移轉給小孩 每年領2成股利 8成再投資&做公益
樓主覺得這樣可行嗎 ?
P.S 我覺得這樣小孩每年領到錢的話 也許比較常會思念到父母對他的好~~ 哈哈
lionspeter wrote:
我沒存股,畢竟25年...(恕刪)
lionspeter wrote:
前言:如果0歲到20...(恕刪)
你待公股銀行,錢去投資基金跟股票?
你沒存行員優惠18%定存?
當年一般存款利率都有10-12%,這麼有遠見去買基金?
我以前光行員定存、一般定存,經常性的就超過500萬了,後來利率降下來3-4%,都把定存轉去投資房地產了…….
你快50歲了,年資又滿25年了,
銀行沒有找你談優退?
沒有千方百計要把你弄走?
你的薪水可是新進的3-4倍啊!
銀行待20幾年,
怎麼會配置在基金跟外幣定存?
待銀行的都知道買基金給那幾間公司賺手續費就賺飽了?
你沒有待過放款部門?
你銀行同事沒有一堆人在比?
誰誰誰又買一間房?
退休就會走了?
心肌梗塞這麼容易?
平時都沒在體檢,心臟超音波都沒在做?
心房心室、冠狀動脈、瓣膜、血管硬化指數都沒在關心?
人生很長!
現代人平均壽命85歲,
在香港,90歲、100歲的更是一堆,
你還沒當阿公、當阿祖,就在想走了的事….
退休後,都還有3-40年要活…….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