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nho wrote:
請問A大,Q3法說提(恕刪)
不太懂您提到的「Inp新市場應用 車用通訊PA」是在法說的大概幾分幾秒?
如果可以提供一下時間點,可能能回答的比較清楚。
InP新市場應用,照我看可能是指長波長的生物感測雷射,用在穿戴式跟醫療應用。
InP HBT (PA)也是公司認為的InP 新市場機會,目前是看市場的導入情形。
車用的話應該是指GaAs phemt。
另外,立積的話,我研究不深,看官網的product介紹,看來是以wifi射頻前端模組(FEM)中的元件LNA, PA為主,類似台灣版的skyworks這種IDM廠,提供自己設計的LNA,PA等,甚至是提供一個wifi FEM解決方案。就我所知,去年應該是吃去美化的單吃得挺開心,技術上強弱如何我沒有深究。
glenho wrote:
報告A大,Q3簡報檔...(恕刪)
Ok, 他指的是5G毫米波最重要的應用,也就是車聯網V2X。在車跟車的通訊,特性是短距離、資料量大、速度要快,因此只有在5G頻率上能做得比較好。
說穿了這些都是屬於毫米波環境為主的5G通訊應用(其實才是真正的5G應用),也就是28Ghz以上,而這些應用的關鍵就是能在高頻工作環境下工作的射頻元件,其中一個關鍵的就是PA。英特磊在預期手機PA解決方案未來幾年逐漸導入InP的情況下,車用也會直接採用InP,因為當手機採用下去,InP方案就會變得足夠便宜(目前貴的原因在於基板產量還沒有上來,因為目前應用集中在小晶片的光通訊應用),當價錢降下來InP就會如同現在講的GaAs一般自然。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手機用的RF,未來在應用上也會安裝在車輛上。
glenho wrote:
A大,新年快樂。請問...(恕刪)
是指8片6吋,這是跟mocvd最大的量產型機台同樣生產力的規格。為的是明年開始越來越多研發型產品,包括25G VCSEL, GaSb FPA等等都進入量產階段。當然,也是為了未來大量的InP HBT PA訂單做準備。這台,是跟法國Riber拿免錢的,因為公司的機台改造能力強,所以共同研發,不用付錢就可以直接可以拿來做生意。
新增機台跟資本支出的消息,我想下次的法說會有更好的說明!
我不知道這些分析師的說法到底正不正確,其實很多都不過是網路上的舊資料拿來講。不過我想,過去來說,聯亞、IQE是光器件磊晶的比較大的供應商,但IET獨家供應的住友Sumitomo 25G APD目前在日韓的電信市場(用在25G 前傳)也是大有斬獲,聯亞這方面倒是還沒聽到什麼消息。給intel的矽光就我所知也是很坎坷,人家也不是特別重視,走走停停。總之,我想5G帶動這些光元件的規格提升下,對磊晶公司來說會越來越有門檻,而有門檻的的產品一向是英特磊愛展現MBE製程優異性的市場,我認為每次升級產業都會重新洗牌,也因此對舊的、來源不明的消息,不用看得太重。
不過,光通訊2020是個好年,這是絕對無庸置疑的,IET的InP產品線很大一部分都是用在光元件上,日本、美國、中國的元件大廠都有供貨,加上GaSb FPA訂單已經在排程上隨時生產出貨,2020對公司來說絕對是個好年。
asiguo wrote:
是指8片6吋,這是跟mocvd...(恕刪)
謝謝a大一直為大家解惑,同為散戶我也可以理解大家焦慮的心情。
這邊跟大家分享一個小小心得,a大其實也有說過,要當作投資一間公司來看待購入英特磊的股票,而不是單純認為它會漲,有的人看到這邊會說,如果股票不漲我為什麼要買呢?其實,股票漲不漲跟公司營運的好不好沒有什麼直接的關系,單純就是有人願意用較高的價格購入讓股價上漲,所以不要再認為說好公司就股價就一定上漲,那是不一定的。
散戶跟法人先天上就有資訊上的不對等,這是我們幾乎沒辦法改變的,我們能作的就是以逸待勞,以時間換取空間,這種等待是折磨人的,畢竟看別人賺錢而自己卻沒什麼賺甚至賠錢,這種感覺我能體會,但是希望大家能改變這樣的思維,短進短出除非你有相當強的盤感,和過人的操盤能力,不然可以去打聽看看,當沖跟抄短線散戶能賺錢的有多少,而因此而破產的確大有人在。
期待跟大家一起看到公司成長的到來,畢竟公司在正確的道路上,耐心、耐心、耐心。
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