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otter wrote:
請問假設我今年進場佈...(恕刪)

投資有風險,未來的事難說,但確實可以先事先評估。假設配置完畢後遇到大空頭,股市部位的市值跌掉一半,按照原本的配置,總市值會減少30%,變成原來的7成。接下來就要看,未來的十年是否維持在低基期,還是繼續下滑?
萬一本身已經退休了,就要考慮縮衣節食度日⋯⋯我認為退休人士的股市資產比例,可以在屆退前降低到50%以下,除非超級有錢不怕金融危機。

pigstand wrote:
投資有風險,未來的...(恕刪)

我做這個配置主因是為了下一代
因此似乎可以取平均值
20:80 和80:20平均50:50
投資週期眼光也拉長到40年來看?
xpotter wrote:


我做這個配置主因...(恕刪)

兒孫自有兒孫福,別想太多。我覺得讓子女接受到良好教育,培養健全人格,已經是父母能做到最棒的事了
pigstand wrote:假設配置完畢後遇到大空頭,股市部位的市值跌掉一半,按照原本的配置,總市值會減少30%,變成原來的7成。


照這一段看 債券etf似乎也沒辦法發揮平衡的效果 只能消極地保本?
原本期待股-50 債+30
但若遇到多年大空頭 債etf似乎也只能消極地保本
既然如此能否用儲蓄險去取代 殖利率3.5%也高了些

有人的論點也是不需要配置公債或低低報酬的債etf
低利債券的危害攻擊綠角配置政府公債造成報酬率不彰
xpotter wrote:


照這一段看 債券...(恕刪)

多元分散是關鍵。ETF或指數型基金避免持有少數公司股票的風險,但無法避免市場系統性風險,所以才會進一步將債券或其他類別也納入資產配置裡,並同時考慮維護這個組合所需要的成本(時間、再平衡的費用等等)。儲蓄險也可以列入考量,不過保險公司只是拿我們的保費去進行類似的投資,需不需要藉由保險公司當中間人,就要想一下了。
ps. 我打不開連結
xpotter wrote:
但若遇到多年大空頭 債etf似乎也只能消極地保本

債券ETF保本? 如何保本呢?

債券ETF被動追蹤債券指數,何來什麼保本機制存在?

例如7-10年的債券指數,在債券存續期低於七年時,自動剔除出指數,
另外購入存續期內之債券.

ETF經理跟著被動地不計一切代價賣出,與不計一切代價買進,
這樣有保本的任何可能性存在?

世道不好,口袋深的法人還有高額投資,可以觸及贖回門檻,
申請贖回換債券,長期投資.

你普通小散戶,連贖回門檻都碰不到,只能不計一切代價以 "市價"拋售,
連贖回換債券的資格都沒有.
要不然就持續收著,眼看著市價直直落...內心在滴血,不知哪年哪月回本.

2008-2009已經表演給你看了,
所有金融資產的機構投資人與自然人都不計一切代價贖回,包括投資ETF的法人.

連過去百年未曾跌破過面值US$1的貨幣基金,都曾跌到US$0.97.

貨幣基金持有的全數是美國國債;這個地球上最強大國家發行的公債,
與流動性最高,信評最高級的公司債;全是這個地球上規模最大,能震動全世界的超級公司債券.

當時地球上最大的保險集團叫做AIG,被美國國有化了,否則會拖垮全世界.
當時地球上最大的銀行集團叫做JP Morgan,也向財政部融通近千億美元才能持續呼吸.
當時地球上最大的消費金融銀行集團叫做Citigroup,也被美國國有化了,
當時地球上最大的投資銀行高盛向巴菲特要錢,發了超高股息/可轉換的特別股.
當時地球上第三大的雷曼已經倒下,第二的美林被塞給了已經國有化的BOA.
BOA,BNY,GM...這的地球上實力最強大的公司不是被國有化,就是由全世界各國政府大量注資吊住性命.

歐洲大陸所有名震天下的大公司也一樣.

這個地球上最高品質的資產都沒有流動性,必須不計代價在市場上拋售,應付投資人贖回.

如果連美國的貨幣基金的市價都能跌破淨值,這個地球上能有哪個債券ETF "保本"?

我告訴你什麼才是 "保本"的資產.

就是你口袋裡的投資級公司債券,按時付息,到期還本,
一文都不欠你. 我與世人都經歷過那段時間.


百年難得一見,能拖垮這個地球上所有最強大公司的世紀金融風暴證明給你看過了.
刪...刪...刪...刪...刪...刪...刪...

Katong wrote:
債券ETF保本? ...(恕刪)


感謝Katong大指出債券ETF的盲點
Katong wrote:
債券ETF保本? ...(恕刪)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9/06/2008the-protection-provided-by-bonds.html

我是參考這一篇文章上2008的債券與債etf的績效表現
大意:在2008年股市表現不佳的時刻,債券類別中有些區塊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長期美國公債表現出24.03%的正報酬,
短期美國公債與GNMA債券也有7-8%的正報酬。但美國投資級公司債,就跌入負報酬的領域( -4%)。


1. 單看2008那一年, 美公債+24% 只看那一年美公債起了保護的作用 ,而公司債-4%
(當然 這一年若都不買賣 以上只是帳面績效) (在另一篇文章看到某一檔美公債etf 08當年度+30% )
2. 2008之後數年來看, 美債年化irr也回到日常的表現 而投資級公司債到期依舊是看YTM沒影響


短期(發生股災的那一年) 美國債etf似乎可以有效抵銷股票的損失 但公司債則和股票一起下跌

但是時間一旦拉長 因美公債etf價格漲的同時殖利率會下降 數年最後依舊是回到常態(假設買進時的殖利率3%)低於公司債績效5%

延伸問題應該是有沒必要為了這百年一見的股災長期忍受與配置美國債etf(2%~3%)的低報酬
為了空頭而長年預備的同時錯失了多年的報酬 似乎也是另一種不智之舉
xpotter wrote: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9/06/2008the-protection-provided-by-bonds.html
我是參考這一篇文章上2008的債券與債etf的績效表現

我說很會寫文章的部落格主投資債券的經驗沒你多,你信不信?

因為我看內容,就是典型的從網路找資料,看書以後,消化過後寫出來的內容.
不是一輩子沒買賣過公司債,就是經驗極度有限.

為何呢? 因為一單動不動10萬,20萬,
要累積足夠經驗,觀察出一整個週期,隨便也要150-200萬,
這些人沒這個財力.

所以要出書,寫專欄,開課教小投資如何去海外開證券戶,賺點介紹費與學費.

你要學開車,千萬別找一輩子沒開過車的人學.
汽車使用手冊滾瓜爛熟,但一輩子沒開過車,也是白搭.

考上駕照以後, 開車出門,要路邊停車,倒車入庫...
熟讀汽車操作手冊的人,沒法子幫你.

全憑實際經驗,沒法子套用教練場/書本的 "公式",這樣你懂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