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長期投資交流園地


layrin0917 wrote:
你數字亂掰的喔?騙...(恕刪)


玉山金 今年約170億
元大金 近200億
新光金 今年近300億, 明年約200億.

layrin0917 wrote:
你數字亂掰的喔?騙...(恕刪)

WEBER大 對於預估 整理這些能力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喔
我本來對股息少的金控也很感冒,但去年看開了,一家公司的價值不該只看殖利率
元大如果願意被併,前三大金控:國泰、富邦、中信應該會搶著要吧!!這三家保險、銀行都強,唯獨證券最弱,補上元大應該會1+1+1>3吧!!不過想想就好,機率幾乎是0

koei7150 wrote:
元大如果願意被併,...(恕刪)


直接合併證券股就好了啦!!!

元富已經被新光金吃下了!!!

目前還剩下~統一證~群益證~福邦證

市占比較高的證券股!!!

證券股~股價都很低~去年和今年獲利都不錯!!!

個人覺得統一證被吃下的機會還蠻高的!!!
GARGINE wrote:
直接合併證券股就好...(恕刪)


為何缺證券的大金控未十分積極找目標?

新光併元富,獲利增加額在10%以下。賺400/600億的金控,所增加的比率更有限。要買10%的統一證或群益證實在不是大錢。雙方均有意合併,才會積極談;倒無非合併券商不可的氣氛。


weber2654 wrote:
新光金 今年近300億, 明年約200億....(恕刪)


請問為何明年新光金的營收會短少近100億元??

傑克羅素咪 wrote:
請問為何明年新光金...(恕刪)


今年元月曾大量處份過資產, 新光人壽2月份認列20億元的一次性租稅利益, 首二月已賺135億元. 我是假設明年無此項進帳.

未來的事無人說得準.

weber2654 wrote:
今年元月曾大量處份...(恕刪)

假設很合理,我是新光金投資人,
事實確實如此。
多數業者贊成降至10%.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表示,有政策引導,會讓「想發酵的案子真的發酵」,即成局機率會比現在更高;第二是若用公開收購,10%比25%更容易成功;第三是10%參股好比試婚,可有各種合作可能,促成未來完全合併。

***********[聯合]
拋出鬆綁「金金併」政策,宣告蔡政府啟動金融整併列車,包括國泰金、中信金和玉山金控等一線民營金控業者都表示,金融市場太過分散,金管會鬆綁併購政策,對金融市場影響正面。但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認為,開放非合意併購且門檻低,併購案必然增加,未來市場將「波濤洶湧、十分熱鬧」。
中經院董事長胡勝正在扁政府負責推動二次金改,他昨天表示,如果參股門檻降到百分之十,只要董事會同意就可發動併購,有助推動金融整併,對我國整體金融環境有正面助益;不過,新規定不應排除公股金融,應該一體適用。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說,依過去經驗,若經由公開收購或協議併購,一次要買到被併購對象百分之廿五股權,難度有點高;但若首次參股比率降到百分之十,公開收購成功機率會比較高,且透過先參股百分之十「大家彼此先認識」,未來有機會進一步提升持股或合併,可創造更大綜效,是件好事。

玉山金控總經理黃男州也說,金控投資多是策略性,不會只是財務性,首次參股比率門檻降低後,應會促進更多的併購可行性。他說,併購就跟結婚一樣,只能鼓勵,且把相關限制鬆綁,讓有意願的業者多做嘗試,達到進一步整併可能。中信金控財務長邱雅玲指出,台灣銀行業的確家數過多,金管會鬆綁規定,對金融市場整合會是好的方向。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表示,台灣金融市場不止銀行家數多、分行數目更多,若金融整併未列入金融政策,金融政策不算完整。金管會此次修改法規,未把公股和泛公股納入,的確有點可惜;不過,公股問題屬「非金融專業問題」,較難解決。

但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認為,開放非合意併購且門檻低,併購案必然增加,未來市場將「波濤洶湧、十分熱鬧」。

******[經濟]
政策擬開放金控發動併購初次參股門檻降至10%,但排除公股金控適用。對此公股金控高層指出,為避免競爭優勢流失,會朝合意併購方向努力,公股金控雖無法如民營金控一樣快速發動併購,但現在金融業「大不一定就好」,如何因應競爭局勢變化,還要觀察「且戰且走」。

公股金控高層指出,新政策放寬排除公股適用,但公股金控本來就不太時興發動收購戰進行「非合意併購」,新政策對公股金控未必有很大衝擊,但會朝合意併購的方向努力,尋找合適併購標的與機會,如果合意併購談判順利,不一定就會輸給民營金控發動收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