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6《 兆豐金 》找回投資初衷、掠奪金控獲利

為甚麼一家發行存託憑證的公司需要和標的公司簽訂這種條款???

大家不覺得很奇怪嗎?

剩下的股票根本永遠賣不掉了

所以兆豐金就可以永遠不必把投資人該得的錢分配下去了?

這筆賣股的錢實際上是兆豐金的客戶的

兆豐金把客戶的這筆錢扣住了,合法嗎?

啊,忘了,台灣是一個可以任由特權胡作非為的地方


這種公司發售的任何商品你還敢買嗎?

也許內含很多故意的"漏洞"喔
s510720 wrote:
為甚麼一家發行存託憑...(恕刪)

你的善意提醒 ⏰ 大家都看到了!這個話題就不要再討論。
s510720 wrote:
為甚麼一家發行存託憑證的公司需要和標的公司簽訂這種條款???


這些霸王條款都不是台灣的銀行訂立
銀行只是「代售」這些商品的管道之一

像之前的連動債、人民幣TRF等問題金融商品, 這些國外金融商品設計者都設了許多不合理的霸王條款
但為何國內銀行要代售? 答案只有一個, 因為銀行拿到的佣金高。
客戶賺大錢, 不會分紅給銀行, 賠大錢, 商品條款白紙黑字, 銀行沒有賠錢的義務, 只有手續費及佣金才是真的收入銀行口袋。

所以不懂或複雜的金融商品少碰, 尤其是國外引進的金融商品, 外國人都埋了一堆陷阱或霸王條款, 台灣的銀行因國家主權問題, 出事時, 很難為客戶爭取到相關權益。
+1,我只管小兆的營收、基本面、每年配息、其他的由 公司內部的金融菁英去處理就好,我要當個快樂的投資人!
cafm wrote:

你的善意提醒 &#...(恕刪)
cafm wrote:

你的善意提醒 &#...(恕刪)

cafm wrote:
定存:2886《 兆...(恕刪)

個人也是靠存股當退休金, 建議銀行股要注意降息帶來的利差減少的影響, 尤其利息收入比重高的公司等 如 兆豐金 ...https://bit.ly/2HAZxB0
提供參考
正面看世間 wrote:

個人也是靠存股當退...(恕刪)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 

投資難在如何克服 ( 貪婪 / 恐懼 )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任何人的分析都只能是參考,說直白點也就是猜,是人都學的會,就是這樣簡單。

正面看世間 wrote:

個人也是靠存股當退...
⋯⋯尤其利息收入比重高的⋯⋯
(恕刪)


公營、公股銀行仍以傳統存放款業務為主軸⋯⋯

雖然努力在轉型、但過程相當緩慢,例如手續費收入⋯⋯,另如投資收益(股票、債券⋯⋯)受限於法令其實是綁手綁腳的、不太能大鳴大放!尢其公營、公股銀行相對保守。


⋯⋯⋯⋯⋯⋯


國銀利息收入占總營收比重高的
相對的利息支出也是占比重高的

降息會使利息收入減少、可是利息支出也會相對減少
收、支同步降低、相抵之下影響不是很大

所以升息、降息對國銀的影響應該中性看待

要注重是逾放、呆帳比率,這才是國籍銀行的命門
cafm wrote: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恕刪)

感謝樓主的分享
所謂 "僧人投資的道理" 就是這樣 "能無所謂的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 "



萬教 worte:
公營、公股銀行仍以傳...(恕刪)

感謝分享
萬教 wrote:
公營、公股銀行仍以傳...(恕刪)

有道理
簡單來說就是套利
也許甚至還是利多因為借錢的人被逼急了再多還是得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