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0909 wrote:
總體經濟書的指數網...(恕刪)
感謝辛苦整理有用的資料~
以下的投資小學堂網址我覺得說的也不錯,之前有給過了,多看一次會有不同的領悟
https://www.cmoney.tw/learn/course/economic/topic/1190
這網站會把一些資料做成圖表的樣子,讓一般人比較容易懂。


######################################################
以下連結是我加入台灣五十成份股的淨值,配息、股價變化加六季獲利變化,當你看到某一檔非台灣五十成份股蠻甜時,你可以再對一下你手上這份excel,你就會發覺,貿易戰及fed升息下,很多股票的股價都很甜,有比較能會有輸贏,手上觀察的標的夠多的話,你就不會衝動,當初這份是特別做給Roger大的去改善他的衝動(還有幾位聽到我幹譙某檔投機股就去買的版友),漸漸的我也把這皆資料再用的更完整一點,做為自已收集資料的重點,之前也用了這份資料偷偷搶一次短賺了六萬元

,我們持續觀察及改良後,未來用的的機會應該更多。細心的版友可能會發現還有中型100成份股,未來可能會找時間把資料補上,但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觀察台灣五十成份股,中型100成份股也許就是找個10~20檔。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MM9tkcJHEBaXl5M3oJQhdCrjv2yCPsaX/view?usp=sharing
以下的資料就是看大概,如果我發覺淨值很高,股價卻相對低,我首先會去把該檔財報看一遍,去看一下為啥他的淨值高,股價低,而不是完全按照淨值、配息,獲利及股價去判斷該不該買,以下是"快速"的掃描看我觀察的個股股價、獲利變化,要搶短或投資前個別的財報我都會進去細看的,平常會看細部,買之前還會再去goodinfo來簡易的六季財報再掃一遍。
https://goodinfo.tw/StockInfo/StockFinDetail.asp?RPT_CAT=IS_M_QUAR_ACC&STOCK_ID=2330

部份版友:靠!搶個短或投資個股票,有必要搞得像考狀元嗎?這麼辛苦,我不如乖乖的上班。


a大:想在股市中賺錢,真的就是比上班還要辛苦,但哪天你學成了,資金又夠大,那你賺的就會比你上班賺的更多,隨著你的資金愈大,你賺的錢會愈多,所以股市知識、常識的學成,當然比上班更辛苦,沒有不勞而獲的,我這樣說好了,上班你只需要專精一件事,股市你了解整各式各樣不同的事,愈完整的了解股市,賺錢的機率就愈高,如果單純就是依照自已的個性自已操作,大概幾年後就出局了。
Bob Dylan wrote:
請教A大提到「要搶...(恕刪)
請教A大提到「要搶短或投資前個別的財報我都會進去細看的...」,細看的部分有哪些要特別注意的?我目前在看財報,大多還是以損益表為主,至於資產負債表(淨值)、現金流量表(自由現金流)及股東權益變動表,就不大知道看的順序,或是有什麼重點需要再行檢視的?感恩。
ans:基本上為什麼我們要"提前"準備一大堆觀察名單?其實道理很簡單,在一檔股票中你該做的功課,你在這五十檔你都要做,之前我說過我有10~15檔觀察名單,這十五檔的財報我全部都會細看,時間久了後,個別的股票每一季財報出來後再看一下即可,很多人搶短為什麼會失敗?其實他們搶得股票自已都不了解,看兩三則新聞就搶,或是看個損益表就搶,這樣怎麼贏的了搶短線的高手,我說過,短線就是人和人之目的對戰,誰是高手誰把錢拿走,今天你看到某一檔股票,你根本不了解它的基本面,它的股性,它的波動性…等,你就跑去做,那你很容易被另一個了解這些東西的高手教訓,作短線需要有策略,沒有人規定你對一檔股票了若指掌你就非得作中長線,當你在研究一檔股票時,你會知道他的基本面如果,價值如何,產業面如何,重最要的是你觀察久了後,你會了解他的股性是怎樣(法人心理面,就是裡面的贏家行為是怎樣)。
我想一般短線大概分成幾種人
1、弱者,啥都不知道,反正看到漲了就追,跌了就砍,運氣好有時能贏,運氣差會賠錢,若長久會賠錢,因為手續費,交易稅付了好多錢。
2、老手,依自已長年在股市中的經驗,觀察股市的行為,個股的行為,了解什麼時候該買,什麼時候該賣,懂得透過資金配置在波動中佔到便宜
3、高手,懂基本面,產業面,總體經濟面,有經驗,觀察股市、修股的行為,透過資金配置能自由選擇短,中、長線,透過短線去降低中、長線持有成本,透過波動佔一般人的便宜(和外資群很像,核心持股一大堆,但每天會小量的買或賣降低自已成本)
那老手及高手還是有分級別,老手一級,二級、三級…等,高手一級,二級,三級…等,老手想要級數愈高,他的股市常識及經驗就要更多,例如有經歷過大崩盤,大多頭,公司上市,下市…等,以自已的年資去累積常識,資金配置的愈來愈好,而高手就是要摻入股市知識,例如個股基本面,籌碼面、總體經濟…等,當然也要有著老手所有的東西,經驗,資金配置…等,高手會一直進步,一直學習,而老手僅是依自已操作遇到的事去解決,最終成為一名老司機,投資股市本來就不容易,很多金融工具要學,如期貨,選擇權,股票期貨,選證…等,愈能了解及善用這金融工具的人等級愈高,其實道理很簡單,你說你跑的很快,是個高手,那另一個也跑很快的人去學了開車,坐火車,坐飛機,坐高鐵…等,他可以善用這些交通工具很快的到他們的目的地,初階的高手還在那努力的再腳在跑。
結論:短線賺錢的報酬率比中長線高,雖然有人不服氣,但這是事實,你長線一年賺1倍,賺很多?如果短線一個交易日你賺2%,10個交易日你就賺20%,一百個交易日你就賺200%,這也不算複利,所以操作短線的人要比操作長線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短線的操作名單都是要自已非常了解的,我知道這非常花功夫,但因為報酬率更高嘛,很多一般人啥都不懂就想去做短線,不懂資金配置,不懂財報,不懂產業面,不懂總體經濟,平常沒有在觀察個股的股性…等,就想要進場賺錢,這種人最後一定是送錢的人。
######################################################
藍波勇
我想請教A大如果跌到十年線之下.可以長線布局台積電這檔股票嗎?您對台積電看法是怎麼樣的看法呢?感恩感恩. 
ans:我對台積電世界第一季心存著尊敬,但它的位階實在太高了,以下是台積電2012~2017的獲利從6.41元到13.23元,2015年賺11.82,2016年賺12.89,2017賺13.23元,140到240元,獲利增加1.41元,股價多漲100元,我是不太可能去買的,有人可能會說台積電技術世界第一,全世界最猛的啦,本益比才20倍啦…bala,bala,但我說,股價很高時每個人都很有信心,只要股價跌了,你就會開始去想,台積電淨值才57.46元,淨值和股價差了200元,一年賺13元,要15年才賺得回來,如果一年才配8元,可能要25年才會回本,所以與其在股價下跌才去想,我不如提早就想好,這位階太高,我和大家說實話,有台積電的人或是台積電的員工也別生氣,目前的台積電要我買,150以上我是不考慮的,說真的,台積電2015年時就能賺近12元了,2015/8月時,最低還只有112.5,按照這邏輯,賺13.23最低會跌到130也不奇怪,我說150元,多的20元是我對台積電的尊敬。

Acer_kewei wrote: 目前的台積電要我買,150以上我是不考慮的,說真的,台積電2015年時就能賺近12元了,2015/8月時,最低還只有112.5,按題這邏輯,賺13.23最低會跌到130也不奇怪,我說150元,多的20元是我對台積電的尊敬這個價位分析的很中肯。
可是真的到了這個價位時,有子彈又敢入市的人很少。敢入市的在200,180,170,160,150,一波波殺下來時就都把子彈打的差不多了。這時候的贏家有兩種,一種是運氣好眼光也好的人,這也包含A大,不要說都是眼光好,運氣差偏偏就是讓你買不到或者灌破100也有可能。另一種就是有大量長期主動收入的投資人,像有些名醫一個月收入100萬,偶爾報紙上刊登破底危機時就買個1000萬,這種人只要選台灣前十大去做長期投資,報酬率絕對不會差。
不過照例子,我馬上會被再次封鎖
這次就分享一個
持股的藝術的文章給大家參考一下
我在此先澄清,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大家爽就好,我只是把真正大師的想法,加入我的血液,並且分享給大家
此次的文章內容,只是剛好貴樓,有一個33元沒有賣出,持有到跌到21元的慘烈例子作為文章的藥引
或許可以啟發樓主,或是其他樓友的反思
沒有惡意,也不是攻擊,提出友善的建議,不是論壇的宗旨嗎?
以下文章,是由,全美國投資冠軍並且為股市經典書籍--金融怪傑中的其中一位傳奇做手,超級績效作者mark minervini 所寫
~~我看過很多交易者,它們把交易獲利看成是莊家的錢,因此覺得這些錢的重要性不如自己的交易本金,各位的心態如果如此,就必須立即想辦法改變,否則很難創造超級績效~~
因此,當宏碁股價高達33元的時候,眼睜睜看著他下跌將近40%,這就是犯了以上的錯誤,沒有好好保護獲利,也就是無法準確判斷買賣點,這一點,其實應該引以為戒,並且從中得到教訓,並分享給樓友們省思,這樣才真正能幫助到樓友們,建立正確的持股觀念
把賺到的錢,當成可以去賭博的錢,輸掉沒關係,這就是--美國冠軍所強調的
~~千萬不要落入業餘賭徒的思考模式~~ mark minervini
樓主把長期績優成長股台積電的本益比設為10倍,一個從來沒有發生過虧損的台積電,護盤標的,外資持有達80%的台積電設為10倍,
那麼經常大虧小賺的宏碁,本益比應該如何設定???
在過去4-5個月來,樓主曾經提到一兩年內,台股不會有什麼重挫的行情,這一個多月來,看法忽然傾向悲觀,或許是看過我的文章,得到大大的啟示,我必須說,樓主擁有的一般常識,應該超越了90%網友的能力,如果,願意虛心跟我請教,研判大趨勢,研判企業經營的模式,研判產業的前景,並且,學習我的進出技巧,那麼,可能會成為01上,少數可以跟我一起發掘超級績效股,或是超級弱勢放空股的同好,面子不重要,學習敵人的優點,是快速成長的捷徑,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審閱所有有機會賺錢的標的,我很希望,能夠有足夠能力的人,學習我,並且打敗我
以上誠摯分享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