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想請教上市櫃公司減資對股民的影響。

舉例來說,如果股民買了市價5元的股票十張,結果遇上的該上市櫃公司減資,股民會有以下的情形發生嗎:
1. 拿到上市櫃公司退還給股民的錢
2. 手上股票市值恢復股票原有面額或上漲
3. 手上股票數量相對減少


請前輩們不吝指教,謝謝~
3 是一定會有的
前兩種就不一定了吧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減資分兩種,一種是賠錢.... 這個可以美化財報,讓淨值上升 ...
一種是賺錢,手上現金太多..... 把 現金分給股東

所以
1. 不一定 會分配錢.... 看公司 是賠錢還是賺錢
2. 股價一定會上升 , 但不一定會到面額 公式為 : 股價 / [1-(減資幾元/10)]
3. 股數一定會減少





一家好公司.會妥善的處理負債問題及股本問題..初期有獲利增資膨脹股本是可以接受的.
但一切要以獲利能夠支撐股本來衡量.
1.胡亂增資.或是2.已經獲利穩定卻又增資.然後當股本膨脹到把獲利都稀釋到很遭的時候..
才來減資又增資的公司.少碰為妙.

一家會關心投資人的公司.早早就會考量股本和獲利的問題..也沒有減資的問題.
提供您參考.^^
小弟曾參加過某公司的減資 (當時該公司是宣稱現金部位太多, 沒必要留那麼多, 並不是虧損), 小弟當時恰好研究該公司一段不短的時間, 最後決定了投資計劃, 自減資消息曝光後就一路買, 逄低就買, 買到減資後股價衝上去再拉一波, 然後在當時波段高點賣光了結, 不但拿到減資退款, 股價上漲的波段也幾乎全部拿到, 這算是一個好的減資例子, 公司退回股款後, 不但股東們拿到了退款, 還拉了一波不錯行情出來, 股數雖然減少, 但股票價值上升不少! 這家公司現在也成了該產業內頗受注目的一支股票, 不過小弟已不再碰它了...

不好的減資樓上的就說過, 基本上那差不多等於叫既有股東認賠公司多年來的虧損, 把多年來的虧損作一次結算後, 把虧損反應在業主權益的股本項中, 造成股本的減少, 這種的是拿不到減資退款的... 樓主可以想像您自己是某公司的最原始股東, 出資比例為 1000 萬股, 也就是您拿了 1 億元出來, 跟別人一起成立公司營業, 然後公司經營了 5 年, 虧了一堆, 最後公司決定把股本拿來賠掉, 所以您手上 1000 萬股被砍成 500 萬股, 在減資後如果您選擇退股不玩了, 那你只能賣 500 萬股的 shares, 至於誰會買, 會出多少來買, 那是另一回事. 而公司減資後, 會不會賺錢, 或股價是否就止跌而開始回升, 那也是另一回事.

最慘的, 減資攤平虧損後, 再來一次私募 (洽特定人增資), 這對原股東傷害更大... 全體股東手上股票因虧損而減損其價值, 至少是股東們一體承擔, 但每個股東們的持股比例並沒有變動 (因為一體縮水), 但後面再拉新的金主進來, 然後再印一批股票跟他換現金, 那股票發行量上升, 但原股東持股比例更縮水, 將來分 EPS 時, 能分到的比例也會下降... 若公司最後經營不善, 倒閉清算時, 能分到剩餘資產的比例也一樣減少了...

所以有人也戲稱這樣的手法跟詐騙集團沒什麼不同, 坑殺原有的股東...
---
Sorry, 剛才沒說得很清楚, 減資後增資不一定就要用私募, 但這種隨意變動股東權益比例的事不是很好; 而私募的話, 私募定價或有可議之處也很難說 (是否有賤賣之嫌而傷害原股東), 但若是為了引進新血及具有產業實力的新股東來挽救公司前途, 在大多數股東同意的前提下而為, 也必未就是壞事... 要回歸到公司經營階層的誠信良心, 以及投資人對公司在產業中的情況是否值得再支持下去作判斷... 畢竟若抱到或加碼到的是一支絕處逢生的股票, 那未來反而是個絕佳資產 (只是實例告訴我們, 這種的很少...)

dancingra wrote:
小弟曾參加過某公司的...(恕刪)


感謝各位前輩的不吝指教!

另外,請問以"1000 萬股被砍成 500 萬股"這個例子來說,賣出的500萬股是否也算是在市面流通的可買賣股票呢?!那賣出500萬股的shares是不是算轉讓而不是減資呢??


winlhc wrote:

dancingr...(恕刪)


減資就是減少資本額
手上原有1000萬股,這1萬張本來就是可供該股東買賣的股份
如果減資一半剩500萬股,那剩5千張在手上還是可以供該股東買賣
除非有特殊規定這些股份是特別股之類不得買賣或是多久時間內不得買賣,這些都算市面可以流通的股份
轉讓的意思是:大股東要大量賣股票時必需申報轉讓公布給一般投資人知道,為了怕避免有內線交易或是明顯人為操控股價的事發生
如果該股東手上有5千張,應該是所謂的大股東,要一次賣光或是一次大筆賣出之前當然要事先申報轉讓囉
如果1張1張賣..那就不用啦

減資不是賣出股票喔

市面上有幾個比較重點的減資例子
一個是茂矽,一個是中華電
兩家的營運狀況還有時空背景都差很多,參考看看吧
winlhc wrote:
另外,請問以"1000 萬股被砍成 500 萬股"這個例子來說,賣出的500萬股是否也算是在市面流通的可買賣股票呢?!那賣出500萬股的shares是不是算轉讓而不是減資呢??

也許小弟用 "砍" 這個字不太好, 有點像 "賣出"...

減資的意思是 "註銷股本", 這會把向經濟部登記的資本額降低, 但並不一定會退回股款, 如果是拿來填虧損的話, 那就只是註銷, 沒有退款... 在台灣, 公司設立時, 1000 萬股的原始認股是依面額計算, 所以我說是 1 億元的原始投入, 被註銷一半又拿不回 5000 萬元, 那算很慘, 賠了 50%. 而手上剩的 500 萬股若是減資提價後價格上升仍不足面額, 那對原始投入的股東來看仍然是虧 (但對減資前以極低價接手的新股東來說未必是虧), 但重點是減資後公司股價是否有救? 有無回升之可能? 這不是單純以減資來解決籌碼流通量過大的問題, 而是公司所處產業前景, 公司營運階層能否扭轉局勢, 否極泰來? 若公司之經營仍然習氣未改, 大環境無特別變化, 那麼縱使減資後拉升一波減資行情, 多半也會徒勞, 最後股價會慢慢回歸基本面, 回歸合理之本益比...

公開版上, 小弟不太愛提特定公司, 不過這個因為是公開所知之事, 就拿來當例子... 茂矽的線圖 , 請看月線, 再來論斷看看減資對原始股東, 長期投資股東, 是否真的好? (對短線者就不必提了, 那肯定是拉出了一波好行情) 該公司在 2005/3~4 期間減資生效 (請到公開觀測站找吧), 月線上面可以看得出減資後價格的差異; 而該公司復又傳出投入太陽能相關產品之開發, 引發股價大漲... 至今, 太陽沒有那麼亮了, 股價也反應回來了... 試問減資後真的對中長期投資人就更好了嗎?

個人用數字來講 應該可以清楚一點

如果公司是現金太多想減資 或是負債比過低 想拉高財務槓桿來降低股東權益 增加負債 用以增加EPS。
效果是這樣子的原本目前股價22塊錢的公司,減資20%(面額10元,減資20%=減兩塊錢),原本100萬股的公司,市值=1M*22= 22M
減資兩成,股數會變成0.8M股,而重新交易後的參考價是 (22-2)/(0.8M/1M)= 25元
撿視一下公式對不對,減資前的市值是22M,減資後變成25*0.8M=20M,加上進了股東口袋的2M還是22M。

我們在看看EPS這件事情,如果減資前,公司每股預期賺220萬元,EPS2.2塊錢,PER是10倍,所以股價是22塊。
減資後,公司還是賺220萬元(EPS變成220/80=2.75),如果投資大眾看這公司的股價還是會以10倍的本益比作思考那股價理應會在開盤參考價後往上漲到27.5塊錢。
27.5 * 0.8M股 =22M 市值。

最簡單講,如果獲利不改變,利用本益比評價的方式看股價,減資多少,投資人口袋就會進來多少的現金(不用繳稅),然後市值回升到原本減資前的市值,淨賺一比公司減資的現金到投資人的口袋。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