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加入討論,這篇文章也是小弟在01的首個主題

全球股市從今年2-3月之間開始從低檔回春,剛開始諸如「無基之彈」等的言論滿天飛舞,版上許多高手或許在當時已經看到股市強彈的契機所在,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強彈在某種程度仍屬於「無基之彈」

Barton Biggs說得好,只要消息面最壞的情況過去,股市就會開始上漲

沒錯,這有點像在玩文字遊戲。不才認為,所謂「有基之彈」必須建立在公司獲利開始呈現正向成長,但很明顯的當初的漲勢並非建立在獲利數據之上,而是建立在valuation過低,股價嚴重遭到低估,具備投資價值。投資界很喜歡用本益比這個概念來評估一家公司或一個指數是不是具有投資價值,尤其是在較為成熟的股市/公司之上。我記得當時全球幾乎所有股市的本益比都掉到最近20年均值的兩個標準差以下了,所以強彈是可以預期的,而在歷史上也不斷重演這種跌深反彈的戲碼。

那為什麼標題要特別提到小型股與大型股?(依照一般的定義,小型股是市值在10億美金以下的公司,大型股則是市值超過100億美金的企業)
小型股就像小跑車,大型股就像是大公車,景氣前景就像是天氣,油料就是公司的收入,必須靠全球的消費力補充
從充滿陽光灑滿大地的天氣一下子轉變成為濃霧密佈的時候
小跑車往往因為衝得太快,很容易撞倒電線杆而失事,所以小型股在景氣由高點向下反轉的時候很容易跌得慘兮兮;另一方面,大巴士因為車上載了很多人,司機遇到濃霧原本就會減緩速度,所以撞上電線杆的情況相對就不是那麼的多

而從低點的反彈卻剛好相反,一旦濃霧稍稍散去,小跑車(如果沒撞壞不能動的話),馬上就加足油門想要趕快逃離這片濃霧區,然而巴士司機這時候卻會停下車來,先把車況檢查一遍(往往順帶趕一些乘客下車減輕重量,我們稱之為裁員),確定沒事之後才會緩緩開動。

而股市是大小型車輛互相勾掛在一起的綜合體,如果一個股市小跑車比較多,即便大巴士不想動,也會被小車硬拖著往前跑;反之,如果一個股市都是大型股比較多,小跑車要往前衝,也拖不動這群大巴士

現在(7月中旬)我們遇到的狀況是:
小跑車跑了一段之後發現前方還是有霧,只是沒那麼濃了,但是也快沒油了
大巴士現在油箱仍然有部分的油料,而且燈號顯示之前撞到電線杆的傷勢有復原的趨勢(原諒我必須用看起來挺幼稚的擬人化比喻)

先跳tone一下,撇開股市,我們來看看債券市場最近的變化
美國、歐洲高收益債券的利差從3月大幅縮小,近期開始擴大
投資等級債券的利差目前仍然持續縮小
恩...小型股看起來是有那麼一點點感覺,駕駛們應該最近開始會去找個加油站補充油料、閉目養神一下
至於大型股;換言之就是權值股,仍然「自我感覺良好」,可能還可以再開個一陣子,雖然不至於開到沒油,但是因為小車們開始紛紛因為沒有燃料停在路邊的時候,預料大巴士要拖動這群小車可能也是要花點功夫

然而台股跟美股大小型車輛的比例並不相同
依照不才的論述,在第二季的時候台股做為美股的領頭羊一點都不為過,因為二月底台股有一大群蓄勢待發的小跑車(即便他們在濃霧區都已經撞到鈑金變形、引擎受損)準備拖幾台大巴士往前猛攻
到但了第三季,目前小型車燃料幾乎已經消耗殆盡,但前方仍然有一層薄霧,必須要靠大巴士來拖這群跑車了。可惜台股能夠當大巴士的上市公司實在沒幾間,卻要拖動這麼一大群的小跑車,不才認為台股會開始慢慢看美股的臉色來表現,而且漲幅將慢慢的被這些尾大不掉的老人股市慢慢追上。

至於兩岸關係,說穿了就是加油站會貼的那種「綠色馬力丸」的小廣告。加進去之後馬力馬上增加100匹,而且駕駛自己的感覺一定是:加了之後跑得比較快。的確是如此,但是如果長期只吃藥丸卻一直不加油,小跑車是會葛屁死在路邊的

總之我覺得從這邊可以看出未來幾個禮拜,台股當中大巴士們要拖的小車將越來越多。在全球貿易量沒有開出來之前,政府餵太多兩岸利多的綠色小藥丸給台股吃,總有一天會出人命的

我不曉得台股裡面的小跑車群接下來還要被餵食多少藥丸;老實說,看起來藥丸也快吃光了...但是我知道全球貿易量在今年11、12月基期沒有降低之前的成長率數據都是比爛的(而且就算好轉,油箱也不會突然全滿)。加上我夢見期權未平倉數據透露「有人」似乎想引導市場往下面發展(雖然老外群對於巴士的拖曳能力仍有信心)


短期內我選擇站在牆上看戲,但是心理上比較偏非常瞭解台灣政經生態的「有人」那一邊
(跟Harry Porter一樣,You know who~~)
很精闢的見解,用很淺顯易懂比喻,讓我這股市菜鳥受益良多..+5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