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交易 後市可期
紙類很多廠商 為了降低原物料成本
都會於其他國家或地區買地造林
在海運回台加工生產
相對的能增加碳權交易量
為實際獲利貢獻EPS
中期內逢低可佈局
===================
‧依國際公約或企業自願減排架構,企業或國家沒用到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稱為「排碳權」,透過市場賣給需要排放CO2的買家
如何獲得碳權:
‧自行減排換配額:企業減少的CO2排放量若大於應減幅度,就可透過交易所賣給需要排放量的廠商。
‧幫別人減排換配額:創投業者、銀行投資協助開發中國家改善能源效率,因此減下的CO2排放量可拿到市場銷售。
‧交易單位:每單位1,000公噸CO2排放量
‧交易市場:歐洲氣候交易所(ECX)占全球碳權交易約四分之三,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於2003年最早成立。此外尚有新近成立的澳洲氣候交易所(ACX)等。
===新聞節錄====
2009-12-08 新聞速報 【中央社】
台股今天走平低,盤中賣壓沉重,傳產類股相對跌幅較輕,紙類股受惠造林所獲碳權的潛在利多震盪走揚,榮成受惠11月合併營收佳,維持約3%的漲幅震盪。
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在丹麥的哥本哈根舉行,相關節能概念、碳權等族群受惠大國重視氣候變遷問題而引發新商機,紙類股因為取紙漿而大量造林,相對擁有較多碳交易本錢。
此外,第4季為各產業出貨旺季,尤其華人農曆年節需求大,紙類需求跟著增加,類股維持數週的高檔震盪,今天盤中震盪走揚,表現優於大盤。
中華紙漿積極在大陸廣東省造林,明年第一季透過子公司鼎豐紙業,將增加造林面積4萬畝,預估到後年,累計造林面積將逾60萬畝,除了可掌握紙漿原料之外,造林所累積的碳權交易商品,依國際行情估計,可讓華紙及永豐餘掌握的碳權市場價值達15億至20億元。
華紙副總經理林谷豐表示,全球掀起二氧化碳減量及碳權交易風潮,雖然台灣及大陸兩地尚未建立碳權交易機制,但東南亞及大陸多家林木公司身價都已水漲船高,部分林木公司甚至成功赴香港掛牌上市。
林谷豐指出,鼎豐尚未針對碳權交易進行規劃,但為了未雨綢繆,已將造林業務切割給新成立的肇慶公司,2000年起迄今,直接掌握的造林面積已達36.3萬畝,明年第一季再造林4萬畝後,總面積增加到40萬畝;透過契種掌握的合作造林面積也有3.8萬畝。
依華紙規劃,2009年在廣東的造林面積,將達到60萬畝,這些樹林原是為了提供年產30萬公噸的紙漿原料,若轉換為碳權交易商品,估計結合台灣的永豐餘林地面積,共可釋出56萬公噸碳權。
依目前歐洲碳權交易市場行情,今年每公噸碳權交易價格最高達932元,明年更有可能上漲至2,332元,隨著全球減碳呼聲愈來愈高漲,推估華紙和永豐餘兩岸所掌握的碳權市場價值,到後年可達15億至20億元規模。
鼎豐是華紙與永豐餘合資成立的公司,雙方股權分別為六成及四成,鼎豐目前年產紙漿約11萬公噸,所需的木片,都在廣東當地採購,明年起將可正式使用自己種植的林木。
華紙指出,配合後年完成60萬畝造林時,鼎豐新建的20萬公噸紙漿廠也將正式開工,屆時鼎豐所造的林地,將可供應紙漿廠所需原料長達30年。
華紙前三季稅後純益6.6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11 元,其中來自鼎豐紙業的獲利貢獻達1.76億元,法人分析,第四季因漿價持續上漲,預期獲利表現將高於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