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高盛放空自己賣的黑心商品,不是詐欺是什??是誠實?

任何東西進了律師嘴裡,10個字能說完的事,都可以凹成10萬字,最後扯不清

放空自己賣的金融商品,不是詐欺是什麼??難道是誠實?

他在賣的同時,推銷員一定說買這個會大賺
有沒有同時說,其實我自己在放空這個?
沒說就是詐欺~一番兩瞪眼


現在辯稱是,他賣的對象不是末端散戶,而是「中盤商」那些銀行,銀再去用理專賣給路人
而中盤商都是金融專家,所以『理當可以知道一切金融手法,故我沒有告知的義務』

同理可以類比:
我在五分埔賣衣服,客戶回家拆箱一看只有上面兩件好的,底下全部發霉、破爛
我理由是:來五分埔買衣服的中盤商,本身都是服飾業,並非無知腦殘的路人
『理當可以知道一切服飾業詐欺手法,故我沒有告知的義務,可以爽快的詐欺你』

什麼世界?
sweater1125 wrote:
任何東西進了律師嘴裡...(恕刪)


我了解的資訊,放空的不是 高盛,是叫 高盛 幫他找買家的 鮑森…

這跟期貨市場一樣… 你作多期指,一定就有各一個人跟你對作、作空,你的契約才能成立…

所以 是 鮑森 想要放空,所以叫 高盛 幫它找 想要跟它 對作 (作多) 的買家… 所以 高盛 就幫 鮑森 想要作空的東西包裝一下,再找中盤幫它 把這商品 分一分賣給想作多的人… (高盛 只是中間 人,賺手續費… 跟期貨商幫你下單,賺手續費差不多)

高盛 的 辯解 方式就是 它沒跟 中盤說明,因為中盤應該 了解… (中盤也沒跟下面的說明,一層一層下去,最後就是真的買到的小投資者根本不了解自已買的是什麼東西)

但我同意高盛是也要負責的…

不能說 "我認為他了解,所以就算我沒告知我也不用負責"… 這太廣義了… 這可以套用在任何的事情上… (因為是自由心證… 出了任何事,就說 我當初以為 他了解,我哪知他不知道,這樣推搪掉)
MBAnon wrote:
我了解的資訊,放空的...(恕刪)


連這麼大的公司都在亂攪.

還有甚麼公司是可以信任的.?

如果舉衣服例子的話...

某家棉線廠想把一批市場上冷門或有疑問的棉線賣掉(想做空總得要有人作多)..

於是找上POLO(假設並無影射含意)幫忙...polo很阿莎力的說沒問題

但要跟你拿手續費跟加工費...順便紅利也要分一點

於是polo把棉線作成衣服混在polo產品裡面賣(包裝分割出售)

結果卻被抓包

但polo宣稱他都出貨給服飾店...服飾店應該會有分辨棉現好壞的能力

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有問題的是服飾店跟棉線廠...

大家覺得如何?
oneman8713 wrote:
連這麼大的公司都在亂...(恕刪)


美國就是太自由、太開放… 沒作管制… 才有這個問題…

但說真的,有時就算政府干涉,效果也不大…

例:買屋的合約,台灣政府要把關,所以規定要給消費者幾天的時間詳讀… 但說真的,有那個人有真的讀了才簽的?不就都是仲介說在哪簽一簽,就簽了?

很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