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跑去書店晃晃,看見這本「民國100年大泡沫」,聳動的標題搭配鮮明的書皮,佯躺在一列書中顯著閃閃發光。拿起來看,是這個月熱騰騰剛出版的(已三刷),作者是政大企管畢業,不是翻譯書的話內容思維通常比較通順,而且定價合理,我喜歡國內作者寫的。
內容提到「美國1929大蕭條」、「日本失落的10年」、「亞洲金融風暴下的泰國」、以及「1990年台股上萬點泡沫」,全部都有明確的共通點:在泡沫破滅前,外匯存底大量且快速的增加。
台灣的外匯存底目前是世界第四,僅次於中國大陸、日本及俄羅斯,但前三者的GDP顯然是台灣的N倍,在書中有提到這是不正常的現象,也解釋了外匯存底為何如此高的原因,其中與新台幣不升值又有密切關係:為了刺激出口、國庫預算、央行釋出大量的新台幣到市場,造成新台幣的貶值與資產的泡沫。
作者以各種指標及事實(台灣股市的巴菲特指標處於歷史高點、不合理的外匯存底/GDP比率、外匯存底占GDP比重創歷史新高、台灣政府的負債已接近公共債務法上限、房價所得比迅速加大、房價租金比居亞洲之冠、房貸負擔比率屢創新高、消費性貸款占國民所得比重持續攀升、國民儲蓄率逐年下滑、)研判泡沫的時機將是在民國100年。
資產的泡沫第一時間會反應在股市的崩盤、接著是房產的下跌、法拍屋數量急增、建商財務危機並擴展到金融體系、造成信用緊縮(企業倒閉與失業潮)、再來是政府灑錢救市(政府債台高築、加稅、刪減福利)。
但這次泡沫形成的過程還伴隨著質薪資衰退、儲蓄率降低、家戶資產負債表惡化,這些現象都是1990萬點泡沫時所沒有的,意味著這次泡沫後休養的時間會更長久…
如果關心你的股票、資產、投資方向,或是社會脈動的人,建議把這本書買回家看,裡面提到的重點遠遠超過書本200多元的價值。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