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別誤會,我不是要否定技術指標在金融市場裡存在的價值,實際上,我或多或少也需要指標的輔助,那為什麼標題是技術指標無用論? 實際上,我只是想提醒技術分析的使用者,技術分析會大幅提高你的交易勝率,卻也有可能攘你在金融市場永遠不得翻身,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技術指標就是這麼一個東西。
華爾街最偉大的作手,傑西里佛摩在看報價機作股票的時候,所謂技術指標還不知道是甚麼東西咧? 就算有,以當時的科技也無法讓所謂的指標有效的即時呈現。而所謂的技術分析,大概也把重點放在價格變化的趨勢上,舉凡道氏理論等,都是研究價格的趨向性及合理性,直到所謂震盪形指標出現,才對買賣力道的變化出現了討論,卻也讓以後的使用者加深對技術指標的依賴,甚至誤解。
現代的技術分析發展到此,除了最簡單的趨向指標之外,還有震盪形,通道形,討論量能的,甚至還有跟心裡面有關的,真可以說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但是如此多的指標及技術,是否讓投資人賺到錢呢?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因為投資人常常忘了各種指標常常是互相衝突的,而且最要命的,無論盤勢如何走,指標都可以被合理的解釋。所以說指標不會錯,只有人會錯,
真是這樣嗎?其實到頭說回來,指標訊號的成立,都是要在K棒收完之後,但是沒收完之前呢?你怎麼知道他要怎麼跑? 所以就造就了資訊的不確定性,而投資人的決策是否都要在訊號確定了再進場呢? 照理說是沒錯,因為這樣指標不會唬你了,不過這樣又造成了進出場的時間差,我相信絕大多數的虧損都來自上述兩項。
再者,指標可以跑上跑下,忽多忽空,但是投資人如果照單全收,是否又會落入交易過多,導致手續費拖累獲利的情形? 而且,說要照單全收,實際上也不容易百分百做到,因為交易者多多少少會有自己的多空想法,一般人很難能完全屏除人性的影響,這又對指標的應用上增添許多困難。
如同上述所說,技術指標發展至今,幾乎沒有任何一種盤勢不能被技術指標解釋,也就是說,人們因此對技術指標的依賴會越來越深,出現任何一種盤都要找相對應的指標來合理化,說實在話,這實在是非常本末倒置,一廂情願的想法。請問是先有指數還是先有指標? 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先有指數吧? 所以說用一個落後的資訊怎麼樣都是指數創造出來的,
怎麼樣也可以被解釋。但是,用技術指標又怎麼能預測指數這個超前的資訊?
其實,指標不是不能用,用對指標用對時機真的能令我們大幅提高獲利,抓到好的進出場點,但是怎麼用,如何用,用甚麼?又是一大學問,文章寫到這裡,我不想繼續討論技術指標的使用法。
我最重要的目的是想提醒大家,注重盤面上的變化比指標重要太多了,因為盤面上股票的漲跌才造就了指數的漲跌,也才造就了指標,只是指標在使用放太過方便和簡單,使得許多不想花功夫的投資人夢想在金融市場裡獲利的最大依靠和寄託,反而害投資人頭重腳輕,基本功夫沒有打好,卻更想找尋’’更有用的指標’’,因而進入到惡性循環的輪迴。
如何成為當沖贏家http://www.wretch.cc/blog/moneya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