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近,各家企業紛紛規劃明年發展方向。
傳言未來五年,日月光投資不動產金額將逐年增加,推估
5年後電子事業將佔全集團比例不到20%。
迄今年11月,日月光集團不動產財務投資(扣除已知債務)已
超越封測事業群。
再過2~3年,日月光改掛營建股。
回首十年,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明顯落後於亞洲四小龍。兩岸投資限制導致企業下市出走、外資進駐撿便宜、金融人才與市場流失,原來台灣人可以享有的財富,不斷輸出。原本生氣蓬勃的台灣資本市場,正在面臨空洞化的危機。
台灣股市創下六年新高,令許多人雀躍不已。但是,如果把時間拉長,跟十年前相比,台灣股市其實跌了兩成,而且是亞洲四小龍中唯一衰退的市場。如果聚焦在成長的新加坡或香港市場,則可以發現許多「驚奇」!
國際私募股權基金凱雷(Carlyle,又譯為卡萊爾)宣布將收購台灣上市企業日月光,一舉引爆相關議題,臆測紛至沓來。國際券商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單刀直入指出,日月光不是典型的私募股權基金融資併購標的,背後有複雜的成因與考量。
一般而言,私募股權基金偏好購買因為一時經營不善、管理或大環境出問題,而使得股價被低估、但是基本面好、有穩定現金流量的企業。接著,私募股權基金再請專家將營運、財務等結構重整,以高價賣出。如果扣掉借來的資金,私募股權基金的平均年報酬,通常在二五%~三○%之間。但是日月光經營階層不會改變,董事長張虔生與家族持股也不會出脫,與一般交易不同。
台灣企業的經營困境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點出了台灣企業的經營困境: ................
日月光 → 私募基金→下市→破局→ 鎖國→ 大陸佈局 (天下雜誌)
與凱雷的併購案破局,日月光在中國大陸的戰略佈局該如何繼續?張虔生在投資佈局的快狠準,有什麼樣的「家族遺傳」?
四月十七日,日月光財務副總經理劉詩亮出面宣布,私募基金凱雷收購全球最大半導體封測業日月光的購併案,宣告破局。
The old dog can not play new ga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