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系廠商相繼退出或是被收購,勢力潰散,淪為替外商打工的角色

美光若順利拿下爾必達、瑞晶,因花不到30億美元,就可拿下2座造價千億元的12吋廠、接收頂尖Mobile技術與蘋果訂單,成為這一波淘汰賽最大贏家

對美光來說,爾必達債權50億美元,卻只願意花25億美元入主,等於至少打了5折,雖然不至於到「賤賣」的地步,美光以不到30億美元代價,統包爾必達、瑞晶2座12吋廠,造價近新台幣2,000億元

可憐的台灣人...那些DRAM廠欠了多少台灣人的錢...都不知道要不要得回來了

wth0722 wrote:
可憐的台灣人...那些DRAM廠欠了多少台灣人的錢...都不知道要不要得回來了...(恕刪)

政府不願繼續燒錢
只好 認賠
燒錢也是一種勇氣


美光也蠻聰明的嘛

大家在大肆擴產,他老兄投資技術,積極放訂單給別人代工

過個兩三年,來撿便宜
真實的世界,我用真名說假話。 網路的世界,我用假名說真話。

可達瓜瓜 wrote:
政府不願繼續燒錢只好...(恕刪)


DRAM 面板的洞

和房地產的洞
那個大?

雖然盡落入外人之手,總比讓一堆在台灣Dram公司的員工失業好吧,打工就打工, 至少還可以養活很多人,


這些DRAM廠不搞技術, 一直以來都是在打工啊.

台系廠商 從來不想研發
本來就是立下志願 要當永遠的黑手 永遠的打工仔
這種結果不是剛剛好嗎?

hello
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
美光買了爾必達,所以要包含他的債權,
是這樣算嗎?
(25+50)*30=2250億 台幣

爾必達的硬體、專利如果已經抵押,
美光要就是掏出現金、股票交換、美光自有資產抵押,
美光賺到的是建廠的時間,等於0秒建立完成,
不是5折買到爾必達、瑞晶2座12吋廠,
還要再注資讓爾必達改造、整合,
日本裁員的成本也不低,
不見得是穩賺不賠,只是25億看起來是門不錯的價錢,

台灣的DRAM沒啥好講的,很多都只想要賺easy money。
綠手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