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股市交易人數創下2010年以來的新低(99萬人) 人氣指標往往是大盤位置的反指標 當股市氣氛樂觀交易人數會不斷往上創新高(如:上海指數破6000點時 大陸出現股市散戶開戶潮的新聞) 而當股市利空新聞不斷 號子裡頭的散戶都跑光光了~ 以下這張圖便是近幾年股市交易人數與大盤指數的對照(圖片來源:CMoney理財寶) 很明顯的 每當交易人數出現谷底 往往就是大盤指數的低點 從2000年到2012年的六月 很明顯的有這樣的規律出現~ 這裡提出我幾點觀察:1.真正出現大空頭走勢只有在2000年的科技泡沫與2008年金融海嘯 其餘時間的修正最大約在2000點以內 2.不管人氣多渙散 總有結束的一天 這是在面對各種不同利空因素的共同結果 因此 若將股市失去人氣的主因歸因於證所稅 恐怕非常不正確 3.股市修正的幅度越重越快 投資人回到市場的速度也就越快 ~~~
結論:如何以現在的交易人數來推斷大盤未來的走勢?(一) 「下跌的幅度」--- 此波修正從9000多點下修到7000點以下 粗略的抓一個數字上下距離就是在2000點左右 如果從這10年的走勢來看 在沒有發生金融海嘯的情況下 2000點的修正幾乎就是極限了 因此 在現在這個位置往下跌的力道可能已經有限 (二)「修正的時間」--- 即使往下的空間有限 也並不代表會開始反轉向上 由於此波修正不若金融海嘯那般急而重 因此可能會出現如2004年到2006年那樣長時間的整理格局 沒有較大幅度的波動 以上 好久沒寫這麼長的分析文了 ~ 提供給大家參考 James Yang
更正錯誤:
也並"不"代表會開始反轉向上 少加了一個"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