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工具的選擇?
多頭行進時買股票絕對是市場王道,而非期貨或是選擇權這些避險金融商品,但多數投資者是整年在抱股及買股,而非有抱住獲利等待時機的觀念。
我常建議身邊學員,資金千萬不能加大,要時常出金把獲利留住決戰股市,因為金融商品本身的性質關係,期貨本來就不該玩太大,但絕對不可以不懂期貨。
如果你和我有一樣的目標,想把投資當成終身副業經營,期貨非了解不可,期貨嚴然成為台股最重要的避險工具,法人在期貨籌碼佈局,往往是多空轉換重要先驅指標之一,因此了解期貨是為了以後,如同它的英文 FUTURES.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因為要操作期貨,我需要了解的東西非常廣~
股票內容每天要看、才能了解(大盤漲跌主要族群及漲勢是否健康)
法人籌碼每天要記、才能了解(法人多空長線佈局及短線籌碼變化)
盤中買賣力道要記、才能了解(漲跌力道與後續,上漲/下跌家數,成交量等)
高低點每日要研判、這是我每日期貨當沖必做功課之一還有三關價
技術分析用來預測、多數人用技術分析進出場,而我只用來預測出場
因為操作期貨關係,間接自己的多空判斷能力更上一層樓; 不管是在心理素質或操作技巧上皆可看見自己的進步。
建議大家把期貨當成練功坊,資金部位不需太大,最好不要超過20萬元,因為操作期貨關係,你會和我一樣每日去學習和判斷風險與多空力道,一段時日會發現懂得期貨變化、多空變的好簡單。
至於技術分析誠心建議要從繁入簡,不要成為方向主軸,而是利用技術分析配合去調節方向與部位。
點位重要還是時間重要?
投資最重要的是時間點而非點位,我相信只要是高手,一定不難懂這句話真諦,更白話解釋「操作絕對不能被成本所綁住」,別困惑為何賺不了錢…多數問題即出於此。
股票族最容易有此心理障礙,買入之後不找尋合理停損,而是一定要「贏」了才願意走人…,缺乏總資金調節概念,死命抱著手中漲不動的宏雞等,卻不利用換股來提升整體獲利率。
危機入市見轉機
建議大家要學習危機入市關念,這和個人特質有密切關係。「如果你有反骨」本性,較容易有此膽量。可以在別人害怕時初步開始佈局,或是用經驗來累積及訓練),而多數在此時,所要俱備的是反市場思考,報章雜誌或是您家鄰居都可以成為指標之一,當市場一片看好或看壞,過度渲染連非財經雜誌都在報導時就是機會訊息透露,或是蔡市場或是捷運等公共場所有人在討論股票也要小心股市過熱。
記得當初2008我初入股市,就是因為市場太過悲觀,而以大盤點位來看風險,6千點之下我所需承受的風險極低為何不買? 但點位是時間所等出來的,而非直接白目送死。
趨勢大於盤勢
一天或一週的漲跌不見得是方向,投資股票最重要的是趨勢而非短線盤勢,
大多頭時阿貓阿狗小型股票也會上漲,差別在漲多漲少;空頭市場也別太冀望自己可挑到飆股,因為大多數股票都會下跌,差別也是跌多跌少。
因此股資股票首要考量為趨勢方向,看長不看短,看大不看小。資金投入後賺錢當然最好,但要想到如果看錯賠錢,賠錢的股票是否能隨著指數的復甦再度起死回生?
這是為什麼買股票不要太在意股價,而要看趨勢與個股是否一致。權值股和大盤較有一致性連動關係,中小型股容易受財報或人為因素股價漲跌無理,站在風險的考量上,有錢真的不要活的太累,直接買大不買小,逐夢踏實…飆股夢最不真實。有空建議大家把自己手中暗藏多年不敢面對的股票拿出來檢查一番,計算清楚目前手中股資到底市價多少? 思考該如何反敗為勝。視而不見,通常是散戶投資人最大致命傷。
如果你還年輕,我建議先不要學習去看懂股票,而是把學習重要放在了解大盤多空變化掌握,只要看對趨勢買指數也能賺的輕鬆愉快,例如: 台股ETF其實就是一項對散戶投資人很友善的投資工具,不需要費心尋股。有時候假聰明選到的個股績效不一定比大盤好,又不懂得調節的話,大盤漲跌都和你無關。
作者:恁爸就是不願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