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偶然的機會,遇到朋友談到 國際保單
不過是醫療險,對於保單內容的保障與費用,都勝於台灣的保單太多。

當然,這些發行壽險公司,都是國際上大的公司,例如保誠,AXA..
但這保誠,不是保誠台灣分公司的那個保誠,而是英國或歐洲保誠公司所發行的保單
AXA也是一樣的狀況

上週,遇到不同的朋友,談到美元儲蓄險。他跟我說,他很久沒買台灣發行的金融商品了。
因為獲利跟台灣的普遍看到的儲蓄險,%數差很大!!
類似的商品,國外當地銀行所發行的,獲利%數差太多 (我指的是保本商品,跟操作績效無關)

他還提到,台灣所看到的保單,問了一圈,都是那個%數,但海外銀行的所發行的,完全是不同的級數。
但缺點是,得到境外簽約,通常是香港 ?

有人了解這類保單的合法性,與風險嗎?
以及,在台灣是否可以買到?


小孟孟566 wrote:
幾年前,偶然的機會,...(恕刪)

境外保單禁止在台銷售...如果保險員有銷售會被處罰...
而且出事...自行負責政府不會替你處理...
我有跟朋友問到類似的問題,他是說,他買的保險公司,在英國與歐洲是很大的壽險公司,在當地都是耳熟能詳的,類似台灣的國泰或是富邦...,甚至這些公司台灣也有分公司 (ING, 保誠...)

但是如果遇到合約上有認知上的出入或是糾紛,得自己去處理,或者透過經紀公司。
然後整個保單都是英文,這個比較麻煩。

他提到說,台灣壽險業很封閉。
所以對消費整來說,沒得選,怎麼選是這樣%的保單。有點壟斷的意味。

其實他的說法,跟綠角的觀點很相似。
台灣買基金,的手續費太高了,以及計算方式是以佣金計算(1.5%),不是手續費(固定費用)。
所以綠角只透過海外銀行買基金。

在台灣,不論去你哪間銀行問,買基金,全都是佣金計算
但這行之有年的計算方式,在國外卻普遍不是這樣。

只是台灣民眾不知道

小孟孟566 wrote:
幾年前,偶然的機會,...(恕刪)


研究清楚的話
分享一下如何買大陸的人民幣萬能壽險
一年irr 5%

小孟孟566 wrote:
我有跟朋友問到類似的...(恕刪)

不開放的原因也算簡單...因為政府管不到國外銷售的東西...
而且這些保險公司也未在台灣設點...
所以你要高報酬風險就要自行承擔...
台灣保險公司雖然沒比國外保單來的好...
至少現在保險公司出事政府會出面解決...
至於要選那種就看個人選擇...
小孟孟566 wrote:
我有跟朋友問到類似的...(恕刪)


既然提到綠角
美國券商可以買到債券
(不是債券基金或債券ETF)
債券或境外保單那邊利率好
先弄清楚吧
債券還不用到境外買
錢匯過去就買得到
匯費比機票便宜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