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聞,懶得解釋.

騙子太多了,傻子不夠用了。

  2014年7月,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為由,同意批捕華融普銀投資基金(北京)有限公司前法人代表魏薇、董占海。至此,這場涉嫌非法集資39億元,涉及全國三千多個投資者和五千余名理財經理的首都地區史上最大非法集資案嫌疑人終於落網。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於騙子而言,中國老百姓快速增長的財富和狹窄的投資渠道之間的矛盾越發激烈,給了他們廣闊的施展拳腳的空間。那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只要有機會籌集到資金,賭上一把,贏了則家財萬貫,輸了就一跑了之。這種空手套白狼的生意簡直數十年難遇。我相信他們幾乎能夠聞到獵物的味道——那些手上有點錢的散戶,面對眼花繚亂的理財產品市場,他們目不暇接,手足無措,他們的肉,早就被預訂為了別人的盤中餐。

  反過來我們問,如果華融普銀這些項目沒有一個靠譜的——據說具體用於何處,有多少用於放高利貸,有多少用於搞房地產,目前仍不得而知——那麼那些客戶當初為何把錢委託給他們呢?而且是爭先恐後地委託,以至於原定某項目募集的6億元資金,後來竟然超募至20億元。

  事後來看,整個事件幾乎像一場荒誕小說。一個毫無名氣(名字略山寨)的所謂基金管理公司,竟然拿到了某個省級的高速公路項目(匪夷所思的是這一點竟然也是假的)。在包裝成有限合夥基金產品后,這個騙局就動用了數以千計的銷售人員在市場上撒下了誘餌。這個誘餌就是高達6%的傭金,它就像一劑強心劑,驅使人像著了魔一樣給他們尋找客戶。

  馬克思曾經說過,資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危險。

  在利益的面前,在赤裸裸的銀彈攻擊下,許多理財經理失去了做人的底線(更遑論合法合規),他們毫不顧忌這個產品本身,發瘋似的推薦客戶購買。即便是這個產品有千百個漏洞,他們也視而不見。此時,他們賣的已經不是理財產品,而是沾滿迷幻劑的毒藥。

  然而,當人們排著隊將自己的儲蓄交給華融普銀時,他們沒有想到,他們的貪婪,正在為自己埋下難以咽下的苦果。

  馬克-吐溫說,傻子和騙子是一對夥伴,誰也離不開誰。你在傻子的身邊准能找到騙子,在騙子的去處准能找到傻子。在華融普銀一案上,這些被騙的客戶,不得不說,如果不是被貪婪蒙蔽了雙眼,又何至於傻到如此程度?他們也許聽聞過項目可能有風險,但是以往購買理財產品的經歷,讓他們放鬆了警惕——這個產品收益如此之高,冒點風險也毫無不可。

  他們粗略地看過產品簡介,那些「華融」、「中交」、「高速」的字眼,仿佛暗示這是一個國企項目,似乎是很有保障的。理財經理的推銷,讓他們堅信,好項目僅此一例,這個機會不抓住,以後就很難有了。繁榮甚至狂熱的理財投資市場,為人性的弱點塗上了七彩的背景,讓這場騙局顯得那麼的真實,幾乎快要說服正在推銷的理財經理本身。

  卑鄙的傳統依然是卑鄙,高尚的騙局依然是騙局。無論講的多麼天花亂墜,在傭金高達6%,投資收益高達15%的情況下,去何處尋找這種複利在20%以上的項目,並持續保持盈利呢?答案是:那隻能靠運氣。房地產也許是一個選項,但眼瞅著已經快要完蛋。炸彈的爆炸,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今天華融普銀倒下了,它只是這個時代千萬個騙局中的一個,在我看來,它毫不起眼,就算是號稱史上最大,也不過爾爾。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多少個華融普銀在上演,我們不得而知。但此時此刻,也許正有人在打電話給你推銷,有人在你家的信箱中塞進小廣告,有人在你電子郵件中留下了產品說明書。「你是否真的想發財?」這個信號中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金錢的氣息。在信號的背後,有人承諾著保本保收益,他們已給你鋪好了道路,就等你自己變身接盤俠。

  (本文作者介紹:生於湖北省西南部。他的作品風趣幽默不拘一格,深受人們所喜愛。)
文章關鍵字
又是中國崩潰論嗎...

喊了三十年了,不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