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還沒有台指期就有下摩根指數。有台指期後我兩邊都下。

剛開始,法人是不能下台指期的,所以摩根代表法人,台指期代表散戶。
懂得看摩根下台指期的人,大致上是比較有利的。

到陳水扁上台後,股市一路走低。政府利用基金護盤,但是效果並不好。因此想到了利用期指的高槓桿,所以就開放法人可以下台指期,背後的目的當然是讓政府基金也可以進入期貨市場。

開放後,法人陸續由摩根移入台指期。台指期也在短時間由每天不到4000口成長到10萬多口。反觀摩根的成交量則反向跌掉了一半。摩根原本領先台指期的趨勢慢慢不明顯了。因為目前的摩根都只剩下境外的外資比較多。對台股的敏感度變差了。

這5年來,我慢慢降低了台指期的操作,所以也就完全退出了摩根。
在摩根與台指期同步操作的那10幾年,前半段,靠著比較摩根和台指的強弱,幫我賺了不少錢。但是後半段後的準確性就沒那麼好了。不過在起漲階段和起跌階段確實還是都還是摩根在領盤。

今天無意中看到台指期跌0.71%,但是摩根跌1.62%。讓我興起再追蹤一下近期兩者關係的念頭。

2014.10.16底部起漲到 2014.11.04 大盤8501.29 > 9046.22共漲 6.4%,而摩根313.3 > 336.14 共漲7.3%。這一小段起漲,可看出摩根是領先台指的。也造成了後來漲到9775的一大波。

2014.11.04 ~ 2015.03.23的中段續漲 大盤9046.22 > 9775.63 共漲 8.1%,而摩根336.14 > 362.81 共 漲7.9%。 可看出後來的續漲摩根就沒再領先了。

大盤9775.63到目前(2015.04.17 12:00) 的9575.63 共跌2.04%,而摩根362.81到351.68 共跌3.07%。是否可以看出摩根的領先漲跌性。

如果摩根的領漲與領跌性同過去未變,那是否有甚麼啟示?
(因為取樣自認為還不夠多,所以用"如果",請包涵)
金融操作.如果有超準指標
就不會有.輸家
大家都用同一指標.誰會是輸家

超不准也行.可以反著做

所以每一個指標都是時準時不准
因此不要太迷信
aa0930360 wrote:
金融操作.如果有超準指標
就不會有.輸家
大家都用同一指標.誰會是輸家
超不准也行.可以反著做
所以每一個指標都是時準時不准
因此不要太迷信

不過只講指標真的太廣泛了,
基本面是不是指標?持有基本面好的公司,賺錢機率高還是賠錢機率高?
籌碼是不是指標?外資大筆匯入股市,股市是漲的機率高還是跌的機率高?
我認為只要是統計過去的資料都屬技術指標的範圍。即便是上面兩項。所以基本面、籌碼面也只是過去的資料。
上一季賺錢不代表下一季賺錢,今天匯入不代表明天不會匯出。前天大賣200億,昨天又大買100億。

我認為除非是用想像的,猜測的,否則只要是使用到過去的數據就屬技術指標的範圍。
當然我也不認同所有的指標,我只認同背後有故事,可以解釋的指標,而不是純粹統計出最佳數值的指標。
我第一篇說的台指與摩根是因為裡面買賣的人不太一樣,所以是有國外與國內觀點,法人與(法人+散戶)的不同,是有故事、有籌碼面相關題材的,是可以研究的。

如果你不同意以上說的,我相信你必有更深的見解,可以請教嗎?閣下是如何不用指標進出股市的?

當然我非常同意你最後一句話。
happywork wrote:
不過只講指標真的太...(恕刪)


被你講對了
我的操作都是用猜的

好處是.
猜錯趕快跑就好
猜對抱久一點點

算得那麼辛苦幹嘛.又不是穩贏的
aa0930360 wrote:
被你講對了我的操作...(恕刪)


感謝你的回答和指教。
happywork wrote:
如果摩根的領漲與領跌性同過去未變,那是否有甚麼啟示? ...(恕刪)

摩根台指成份105檔(?),台指成份800檔(?)。相形之下,前者偏大型股。
一般而言,外國投資人,到其他國家,對大型股會比較有興趣跟意願。
如若摩根確有領漲領跌性,只能說明一件事:
─ 外資對台股確有相當大程度的影響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