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aifer.com.tw/taifer/tf/043007/28.htm溢價主要是來自於 CB 可轉換的特性你也可以直接買 CB OP有些券商會把CB可轉換的特性拆出來當作OP把可轉換債拆成 單純公司債 與 CB OP 兩種商品來賣http://www.yuanta.com.tw/pages/content/Frame.aspx?Node=be6adbc0-c89b-48dd-bd4f-0cacbd626648
Smith小光 wrote:若有人持續默默每天...(恕刪) 買CB因為要付出比轉換價值高的價格,所以不太可能是為了短線投資,不然買股票比較快,所以有人買CB跟短期股價並沒有關係為什麼要買CB呢?舉例來說CB市價110,轉換成股票賣出的價值是100,就現虧10元,也就犧牲10%獲利空間,但是如果你這檔股票看錯,跌了50%,只要公司沒倒,CB到期時公司會用100元買回,你只要賠10%左右,所以CB的用法大概比較適合需要保本,或是賭波動大的股票,如果你的基本知識還不夠就不要碰了...
CB除了前述的債券價值+轉換價值外,有些公司在CB的發行條件上有一個條款,名詞忘了,意思是在符合某些條件下,公司可以調降轉換價格,這也是某些公司派可以彈性上下其手的地方。為什麼有人要溢價這麼多買進CB?......民國82年左右CB這商品剛推出時連著兩三年,大多數的CB在市場上都是折價,當時真是散戶買CB的黃金時代;不過等到大股東摸清套利手法後市場狀況就變了,因此您這問題大概很難知道真正原因(這裡指的是大量的交易)。不過所謂"無利不起早",如果有大量又有高溢價,合理推斷背後一定有故事。可以追蹤看結果,這樣也多少可以學些東西。另外,有興趣的話詳閱一下CB發行時的公開說明書,會有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