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2dd8d1b7-505d-4886-8c2f-9aebd63629ac
iPhone 6s賣超差!傳通路庫存爆滿,蘋果砍單三成
如題,趁目前i6s 賣不好,相關蘋概股股價低迷,在i7 出來前的青黃不接時期,找好公司好買點,買完後坐等i7 上漲題材。
危機入市: 6121 新普,股價已到低檔,投資價值浮現。要搶短線反彈,或中長線投資賺大波段都可以....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902002330-260410
新普科因3年前開始採取「大量產品自動化、小量產品模組化」策略,產線自動化得早,且自動化產線中的硬體、軟體、韌體、機械、影像檢查都是新普科自己設計,目前手機電池組裝線已100%全自動化,平板電腦電池自動化產線亦陸續設置完成,在自動化能力領先同業許多下,讓公司每年獲利維持穩定成長;順達科及加百裕雖然積極開拓儲能及高功率電池等新應用,但因相關產品認證時間長,對業績貢獻有限,兩家公司業績仍處於苦撐待變。
新普本身是一家長年獲利水準都不錯的好公司,生產線自動化比同業早發展,毛利率也比同業好。不過近期因 i6s 賣不好, 12月營收低迷...股價近期被一殺再殺,連跌好幾天了。但觀察該公司近3年平均中低本益比為13.2倍左右,而目前本益比約9.5倍(01/06 收盤價97 ),算是超跌了: (綜合多家投顧機構和公司本身財務預測)2015 EPS 約 10.21 (97/10.21) =9.5倍本益比。2016 EPS 約 10.38 (97/10.38) =9.34倍本益比
也就是說新普去年12月業績差,股價是該下跌,但跌破110已經算是有點過頭了,而跌破100則真的是超跌了...
危機入市除了下檔空間有限這個條件,更要有未來上漲空間,前面提到跌破100已經是超跌,下檔空間有限,而上檔空間短線題材當然是i7上市,中長線題材則是未來該公司會朝非IT產業發展,包括電動車零件、材料、自動化設備等...個人認為這是好的趨勢,因為IT產業越來越難賺錢,而且智慧手機漸漸飽和,非得要找其他市場來繼續成長。
以上是個人一點看法。
宋福祥:如果新普在大陸掛牌,本益比達30倍,新普可能股價早就有60元人民幣
攻的方面: 短期股價已經算是超跌,100之下再下跌有限(01/07 在台股一片慘綠中,新普開低走高,以小漲作收)。目前蘋概股弱勢...因為 i6s 賣不好,如果有信心,趁現在股價低迷,i7出來前的空窗期,挑選蘋概股中,長期獲利穩健的績優股如新普,買進後,i7上市有機會先賺一波題材,至於之後賣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因為上市那時候總會帶動話題(蘋果也最擅長在那個時候高調行銷,以及媒體推波助瀾),股價應該會比目前低迷的時期還來的有表現。
守的方面: 如果i7上市後因為各種原因股價沒太大拉升,那個時候就以領股息為主,新普股息近年都在5%左右。而100以下的新普算是近年低檔,綜合多家投顧機構和公司自行預估2016 eps 約有10.38來看,2017 股利約6.5元,如果100買進則殖利率有6.5%,也算是很好的中長期投資。
唯一問題就是,上述2016 eps預測 10.38 新普真能達到嗎? 個人認為按照公司過往多年穩健獲利表現,以及公司也不是單靠蘋果一個公司而已,還有其他客戶。主要客戶包括HP、Dell、Apple、聯想、華碩、宏碁、Sony、Toshiba、Fujitsu、微軟等。其實i7 就算賣不好,新普也不至於兵敗如山倒。何況i7的賣不好,也不可能像宏達電搞到在歐美幾乎乏人問津,最多只是沒有成長或小幅下滑。
再加上新普還有其他客戶,2016 EPS 達到10.38 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就算沒達到,估計也不會差太多)。
觀察一家公司體質好不好,還有一個關鍵,就是去觀察2008年金融海嘯那個時候的表現。那個時候一堆公司2008 EPS 相比 2007 嚴重衰退,而且衰退達30%以上的公司隨便找都有一堆,但新普 2007 eps 11.66 ,2008 eps 11.28 ,僅僅只有微幅下滑,從這裡就不難看出公司體質以及獲利能力確實很強。
新普參考資料
http://www.moneydj.com/KMDJ/Wiki/WikiViewer.aspx?KeyID=b5c1d3a8-ba89-4400-8110-a792b2bb5a07#ixzz3wcNvFfoN
cccccc0125 wrote:
http://www...(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