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面這檔最近在看的來看,平均每天成交量是幾千張,三大法人進出就是幾百張而已。
像這種一筆一筆的整數大單,應該都是做手在下的吧? 有買也有賣,這是在玩低進高出的手法嗎?
有點困惑


文章關鍵字
現行的股票成交約5秒一次,在"時間內"的所有買盤和賣盤只要搓成功,就會出現在下次同一個時段加總顯示.盤中出現的大單有時只是剛好很多散單在同一時間成交.不一定是單一的買或賣.

所以看到的不一定是大戶的單一買賣單,如果你有比較大的交易單位成交就明白,比如賣出100張,通常會是好幾筆買單的總和,所以你的回報明細會出現好幾筆,即使成交的時間都相同.
嗯嗯,不過這種整數的單,感覺應該不太像是散戶合起來的單吧?
iamasusan1125 wrote:
嗯嗯,不過這種整數的單,感覺應該不太像是散戶合起來的單吧?

當然您可以這麼懷疑, 但無法證明是不是對, 不過量就是量, 量是錢或股票砸出來
的, 而且有人買就有人賣, 若您是做極短線, 也許您會需要在意是誰在出手買或賣.
流通量不太大的股, 也許是可以較易觀察出來.

以前做過流通量很差的股, 我一個人丟一張單, 10 張就可以打掉 2~3 檔的成交價.
如果仔細去計算, 會發現成交記錄跟最佳五檔與成交明細的關係很明確 (因為流動
性很差, 五檔沒什麼在變動). 但別人看的話, 其實不知道那一盤的下跌是我一個人
打下來的, 還是幾個人一起打下來的.

有時會有人下單採用市價買,也就是不想排隊,剛好也有人用市價賣,就成交.成交在買檔或賣檔,要去交易所看規則,基本上是時間優先,滿足單量大者優先.

剛好成交在整數張的原因很多,比如定價定張買賣,也有可能是大家習慣買賣整數張,比如一次買10張應該比一次買9張的多.

5檔價量變化若要看主力踪跡,應該是看掛賣和掛買的變化,成交張數反而不是重點,因為交易時間有4.5小時,盤中可以慢慢買或慢慢出貨.除非已經貨買夠或出夠,主力通常不會大單直接灌.

反而是法人買賣比較容易表現在成交張數上,比如今天要買2000張,平均1小時買500張,時間到了直接買差額,最後5分鐘一口氣把欠的都買齊,所以很多個股容易尾盤爆量.主力如果不是法人,很少會這樣操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