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展會SNEC後,多晶矽晶圓龍頭廠保利協鑫釋出較大的跌幅,帶動多晶矽晶圓在六月下降近US$0.02/pc的趨勢,也引領整體供應鏈再度出現明顯跌幅。另外,雖上週傳出中國可能將6/30併網截止日展延至8/31,但據中國業者持續追蹤後,目前業界普遍認為此議題不會成真,整體產業需求較可能在6/30拉貨結束後急凍。
多晶矽價格已進入高檔盤整期,不過因為目前單多晶矽晶圓廠商多還維持稼動率滿載,使得多晶矽需求仍高,預期未來雖會逐步跌價,但初期跌價應不明顯,六月上旬價格維持RMB 145-148/kg區間盤整。
矽晶圓部分,由於先前單多晶價格價差不明顯,使得單晶大幅搶佔市場,多晶矽晶圓廠商備感威脅,此次保利協鑫釋出較明顯降幅,使得大陸價格已降到RMB 6-6.2/pc之間,也再度拉開單、多晶矽晶圓價差。台灣多晶矽價格從五月的US$ 0.85-0.855/pc直接在本月降到US$ 0.835/pc上下,且預期六月下旬需求下降更趨明顯後,價格會再出現一波下跌。
電池廠部分,雖已幾無跌價空間,但隨著走弱的需求使下游客戶庫存陸續積壓,台灣電池片價格已落到出廠價US$ 0.293~0.298/W上下,以先前購買較高價之矽晶圓價格計算,兩岸電池廠商已近零毛利。
除了兩岸價格下砍之外,第三地電池價格也未能倖免。由於晶科、晶澳、天合等中國一線大廠第三地產能已漸趨完備,對第三地電池的採購量正急劇減少,第三地電池價格已失守US$ 0.37/W,也讓第三地電池不再是高毛利的萬靈丹。
由於下半年中國內需併網量可能僅佔上半年的50%以下,第三季已無樂觀理由。且831議題成真機率不大,模組業者普遍預期六月下旬後至八月期間市況可能相當冷清,廠商以RMB 3.5 / W、US$0.46 / W等價格接單已很常見。且目前庫存積壓,也讓海外模組價格陸續走跌,傳部份模組廠商已做出下調稼動率之規劃,在第三季除印度之外難找到其他市場能帶起產業需求的情況下,整體供應鏈價格持續走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