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供應鏈成長性勝新能源車

前述提及投資人只要把時間精力聚焦在成長明確的那一端,而鋰電池供應鏈就是成長能見度高的產業之一。儲能系統不只用在電動車,舉凡雲端資料中心、太陽能或風電系統、電信基地台、商場等等,需求廣泛。第一季中國鋰電池電芯產量為13.5GWh,年增95.7%。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落地以及三元電池應用領域擴展,將會快速刺激碳酸鋰需求。預計今年全球碳酸鋰需求將達二十一萬噸,價格未來將維持平穩上漲趨勢。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核心在於成本下降及充電便捷。而成本占比的核心在鋰電池,所以新一輪的產業鏈投資核心在於動力電池及鋰電關鍵材料。電池級碳酸鋰帶動總需求增長迅猛,分為電池級和工業級。

預計工業級碳酸鋰需求將維持1.5%的複合增長;電池級碳酸鋰占比約為39%,主要應用於三個領域:第一,消費性電子電池受益於智慧手機的增長,以及電池容量的擴大,對碳酸鋰需求複合增長為10%。第二,動力電池對碳酸鋰需求增長未來三年複合增長率為69%。第三,儲能電池各領域的應用。綜合考慮不同應用領域的需求增長情況,法人預計今年至2018年碳酸鋰整體需求將會以平均14.8%的速度快速增長,今年需求將達到二十一萬噸,而電池級碳酸鋰占比將會由去年39%進一步提升至今年的44.6%。

關注動力電池及鋰電關鍵材料

目前全球新增碳酸鋰產能產量有限,2015年中國碳酸鋰供需缺口達到1.5萬噸,導致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吸引部分企業擴產,根據官方統計全球主要生產企業現有產能,以及分析SQM、ALB、FMC等廠家2016年產量計畫,預估今年新增產能3.68萬噸(折合碳酸鋰),但受制於條件及技術限制,實際產出將低於產能擴充。整體而言,今年碳酸鋰供給很難超過20.98萬噸,如果考慮大量的正極材料產能擴充,未來仍存在供不應求的局面。

新能源汽車中長期發展仍將持續增長。支撐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中長期發展的核心在於成本下降和充電便捷。未來動力電池成本將持續下降,而能量密度持續提升將大力提升其性價比,中國充電基礎設施也將逐步完善,預計今年產量達五十萬輛。

文章關鍵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