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與其股市.(.想太多並不實際)

有些人會把中國經濟可能出狀況的點
連結到它的股市
例如
銀行壞帳
產業出走
外銷不振
....

甚至
人民幣匯率變化
對中國股市都沒有影響

所以
其實不用想那麼遠

先了解
中國股市內裡的結構比較實際

看那個市場
就跟
看台灣市場一樣

台股先看台積電
....

美國銀行股

高盛



個人經驗感覺

民國七零年代
台灣人利用客廳即工廠的精神
轉取了大把的外匯(美金)
台幣對美金從常態的的40:1
升值到26:1
在國家資本外匯嚴格管制的年代
國家印大量的台幣來換取出口廠家的外匯
大量的台幣在島上流竄
所以才有 台灣錢淹腳目 的俚語
慢慢的
這些台灣錢開始匯集在房地產
(那時的論調是 台灣什麼都可以進口 土地不行)
有錢人的資金堆積在股市
生斗小民玩大家樂
社會上浮誇奢靡
小錢辛苦錢沒人彎得下腰
外匯管制鬆綁後
廠家外移(中國)
房市垮股市崩

這種模式
套在中國
還是可行的

另外
1990年代
日本東京都的總房價號稱可以買下全美國
聽說
中國現在的北上廣深的房價和也一樣


中國現在到處收購知名企業
讓我想起了
日本鼎盛時期
松下買環球
SONY買哥倫比亞
...............



中國現在的高本益比股市
還能撐多久
所以要看貴州茅台這檔

Tainaner wrote:
個人經驗感覺民國七零...(恕刪)


我認為大陸的經濟體應該跟美國等大國的發展過程相比較合理。

台灣與日本都是缺乏天然資源的國家,勞動力是最大的資產,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誰能先形成足夠大的資本,誰的實力就更強大。大陸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上其龐大的內需市場,結合資本與市場,大陸要崩潰真的很難,除非自己內部分裂。

大陸學者稱「文明型國家」的崛起,可以參考看看是否言之有物。
別相信任何為本益比偏高找理由的股市,臺美日都發生過,股市最終還是要合理的本益比才有支撐,任何泡沫都會破裂,問題是不知道何時?而且每個人都相信自己不會是最後一隻老鼠。
中國坐擁各種天然資源,大量黃金和石油
只是沒51區 科技應該永遠落後美國

Luntai5497 wrote:
中國坐擁各種天然資源,大量黃金和石油
只是沒51區 科技應該永遠落後美國


科技超越美國只是遲早的事情,中國大陸用國家的力量與民間充沛的資金研發許多項目,
在很多領域已經是世界的最高水平或很接近了,例如超級電容。
中國大陸現在是全球第一,在幾年前中國大陸的超級電容超過九成來自美國,
現在中國大陸技術水平已經跑到第一,容量遠遠甩開各國,是他國三倍以上的容量。


大陸有十三億人口,未來的科技靠數學頭腦與創新,
理論上只要教育到位,人口最多的國家會有最多數學天才與創新頭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