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年頭買儲蓄險好嗎?能多賺幾%呢?

其實保險公司的營運原理有點像互助會。
什麼是互助會?標會,或者講俗氣點叫老鼠會。(順便一提,全民健保的原理也類似)

把所有人投保的錢集中在一家公司管理,
當這些投保人出意外的時候,
公司從這筆錢中撥出合約應償金額給投保人。
而倍加的應償金從哪邊生?
集團母公司轉投資,或者就單純是東牆補西牆。

保險是大公司轉金流的增幅器。
原因無他,這東西入易出難。
只要你能拉到人付錢進來這個圈子,
你的公司就贏一半了。
索賠的程序即使在金管會監督簡化後,
仍然冗長。
簡單說,你付錢時收得很爽快,
但,雖然因公司而異,但叫對方付錢時,
證明往往就要"清楚又原因合理"了。

先說,保險不是不好,
這個原理其實很聰明。
但人總是愛投機取巧的。對吧?

6年儲蓄險起碼約滿能保本 IRR 2-3%也是堪用了 利息也不需要繳稅

看完一堆分析跟說明

6期儲蓄險就是先存6年

期滿以後再把錢領出來

一般利息跟定存差不多啦 就1.1%~1.2%左右


另一種就是6年期滿後 本金不拿出來

每年就領利息2%~3%不等 當然還有更高的

一路領利息 領到25年才把本金領完 第26年才開始賺錢

這跟退休金的概念一樣

一般人勞保也是繳了20年才會領

月領幾十年後才開始回本

文章關鍵字
六年期儲蓄險好像不是這樣吧? 沒人在六年到領出來吧? 而且他雖然也是叫險, 可是跟意外險概念很不同吧. 意外險是一千個人繳保險金給出意外的那個人, 保險公司在裡面抽成. 儲蓄險是保險公司拿你的錢去投資, 如果一年拿個3%的利潤, 分2%給你, 剩下1%自己留著, 這跟銀行吸收存款比較類似吧?
老鼠會是後金補前金,保險公司是集合大家的資金,
在會員有急難時用這筆資金提供救助,兩種模式怎麼會一樣?
保險公司拿到錢當然不會一直放在銀行帳戶裡,
為了使財務更穩健必須要有投資,但由於保險牽扯廣大的群眾利益,
因此可投資的項目受到保險相關法規嚴格規範,

現在理賠程序已經相當簡單,單據拿到服務櫃臺不到十分鐘就搞定了,
除非在認知上有所差異才會產生糾紛,但其實發生機率非常低,
調解委員會也會提供協助

這樣的保單還拿來跟定存比就表示你對這類保單的認知還是在投資,
但這類的保單還有其他功能,例如可控性,受益人分配等等,
尤其對越富有的人來說這樣的功能越符合他的需求,
這樣的保單也提供接近於通膨率的報酬,已經有資產保全的效果,
根據當前法令也有避稅的功能,這個稅不是單指利息,

另外還有其他的功能這邊不贅述,東西存在就有他的價值,
單看閣下從什麼角度去運用,報酬率僅僅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當你簽字送件契約就有效力了…不收錢?等出事再收嗎?
買保險本來就是買條款,理賠就是看條款,就算壽險生存還本金或是滿期金也是付錢,哪裡付錢很難?
先搞懂再來評論其實反而簡單,不然看到倍加的應償金哪邊生我都笑了😂
然後也去瞭解一下什麼是老鼠會吧…

flying899 wrote:
六年期儲蓄險好像不是這樣吧? 沒人在六年到領出來吧?


說到儲蓄險,佔我保險配置滿重要的一部份,我個人平常沒辦法儲蓄習慣,所以錢不能留在帳戶裡,絕對會花掉,除了基金、股票之外,我很喜歡購買儲蓄險,運用零存整付(搭配簡單的壽險)的概念,郵局之前都還有推六年到期就是全部領回的簡易壽險,那真是我的最愛,不過已經停售了。

簡單說一下,儲蓄險跟壽險最大的差異是保險要件是「生存」,在保險合約終止前被保險人必須活著,活越久才能領得多,許多還本型儲蓄險就是這種概念。

我的想法是
若拿閒錢
買月、年繳的6年儲蓄險
不如買躉繳型的儲蓄險...
性質比較單純
IRR也好計算

Lex0953 wrote:
我的想法是若拿閒錢...(恕刪)


兩個工兵 wrote:
說到儲蓄險,佔我保...(恕刪)


如果是作長期的退休規劃我會選擇港保,
以效益來說跟台灣的比起來真的差太多了
我自己是保險業務員

以標題問題來回答你,儲蓄險好嗎? (這個因人而異),能多賺幾%呢? (單就儲蓄險來說要賺多? 難!!)

為什麼我說因人而異,當然有人說儲蓄險就是業務員賺獎金的開始,我不否認,所以我很少賣。

高保費又沒保障又可能讓保戶受損,我幹嘛自討苦吃...

但是它真的沒存在的意義嗎?? 我覺得還是有啦,就是很多人都是希望"強迫儲蓄",這也是業務員話術最常用的

會有人反駁,強迫儲蓄的方式有很多種,為什麼一定要買儲蓄險,沒有一定,只是建議

買股票? (有風險) 買基金? (要研究) 跟會? (有風險) 定存? (想領就領) 活存? (算了吧...)也許還有很多投資方式

這些方式比起儲蓄險,儲蓄險相對的風險小一點,而且它真的會很有強迫的概念

為什麼? 因為一旦你開始繳了,你就知道,你提前退出,你的虧損有多少........誰會這麼傻呢? 除非真的迫不得已

但是在買之前,我都跟我的朋友我的保戶說,你先確定清楚這些可能面臨的損益問題,再來考慮這件事情

否則醫療的規劃遠比你儲蓄來的重要

如果自己本身已經有一筆錢了~那當然還是建議好好研究一下各種投資方式,獲利狀況會比儲蓄險好得太多



PS:現在儲蓄要買...買外幣吧...台幣請略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