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業從2012年開始出現產能過剩,行業利潤總額大幅下滑。
國務院在去年落實去產能政策,煤炭是當中推行力度最大的項目之一,中央撥出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專項基金去關停煤炭廠,再配合「一帶一路」轉移產能,煤價終於有所反彈,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由2016年初每噸約300多元上升至最新每噸581元。
受惠煤價上漲,煤炭板塊今年上半年都交出不俗的成績,中煤能源(1898)更錄得9.13倍的按年盈利增長,中期盈利為22.8億元,期內營業收入371.04億元,按年上升41.1%,當中煤炭業務收入按年上升64.1%,毛利率比去年增加6.1個百分點至37.0%。
目前國內主要經濟指標向好,PMI持續位於51%以上,帶動煤需求逐步回升,內地煤炭消費量增長由負轉正,按年增長約1%,同時中國神華(1088)旗下兩個煤礦將在旺季減產,估計下半年煤價會繼續靠穩。
中央正在進行央企重組,以優勢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為平台,加強企業間相同業務板塊的資源整合,以提高產業集中度。在煤電方面,神華與國電已經落實重組合併開啟煤電聯營。
作為煤炭業唯一剩下的央企,中煤很大機會是下一個被重組的目標,集團本身亦已經展開了整合。中煤向母公司轉讓從事煤炭及焦炭貿易業務的山西運銷及天津公司的全部股權,出售與主業關聯度不高的部分資產,以集中優勢促進主營業務發展,有利於減少管理成本。
相信集團重組後將會擴大規模,有助本身的業務調整和轉型升級。
(以上只為個人投資研究報告作為紀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游説。)
研究報告回顧 - 紫金礦業(HKG 2899)
研究報告回顧 - 招商銀行(HKG 3968)
研究報告回顧 - 中國光大綠色環保(HKG 1257)
研究報告回顧 - 高陽科技(HKG 0818)
willk wrote:
一線大城預售業績大...(恕刪)
我所了解,一線大城預售業績大幅下滑是政府怕價格泡沬所以限價售,高於政府允許的價格就不給買房許可,所以不是需求減少,另外1-8月累積業績都是新高,只是8月對上月等比降低而已.
融創中國(1918)是佈局一二線的.你也可以看看它8月業績創新高,也沒有你說的只是三,四線補漲.
這波漲幅高是因為前幾年.真奇怪的低估,今年恒大半年報出來,我自己採用的估值方式,也應該沒有高估.
不知你對港股的估價方法為何?或許我思考上有盲點.
另外你也說到一個重點:預售制,營建股財報在反映過去,也是我認為是天大的機會,恒大,碧桂園前幾年的業績,從今年開始1~3年才會結算利潤在財報上,這不是擺明了,先告訴你答案,明年的財報會如何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