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買保險總是希望要便宜、保障高、又能夠還本的保險。
我只能跟對方說天下沒這麼好的事,任何東西都是有成本的。
要保障高又能夠還本,那成本一定很高,保費一定很貴。

世界上沒有這麼好的事,有人幫你扛風險,而你卻絲毫不用付出。
(偉大的親情例外)
若有人跟你說,你繳這些保費最後還是可以拿回來。
麻煩請先想想,世上真的有這麼好的事?
要記住,羊毛出在羊身上。


還本其實就是一場謊言
我拿同樣的險種來做比較,下方兩張商品是終身還本意外險與定期意外險:
一點都不還本的還本險


兩張的差額是:38800 – 980 = 37820 元
那我們將37820放入無風險、利率又低的銀行定存。
假設利率為1.1%,計算20年後可以從銀行領回854,164
比還本型意外險還多領了854,164 – 776000 = 78164 元!!!


我們再計算一下,多出來的利息可以繳交幾年的定期意外險。
78164 / 980 = 79年
也就是說,扣除掉原本繳交的20年保費外,還可以再繳交79年
也就是說假設20歲投保,需要活到120歲才能划算!!!
(我個人估計我活不到拉,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自信活的到120歲)


而且最重要的是會扣除已領取之保險金!!!
也就是說你未必拿的到那776,000元!!!
還在用得到賠給你,用不到還給你嗎? 醒醒阿!!!


結論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保險公司也是一種營利團體,怎麼可能做賠本生意?
真的要理財,請將保障與理財分開進行,越是單純的東西對你會越有利。



特別註明:由於範例定期險是屬於附約所以會比較便宜。
為了避免失真的情況,把多出的金額除以2,也夠你多用39年。




以上說明與您分享,若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請再來信詢問,謝謝。

說得好
保險公司不是做善事,買保險真的要看清楚和算清楚
我覺得保險公司都太陰險,一大推條文,有看也沒有懂,所以除了強制險外,我都不買保險
cdfkt wrote:
很多人買保險總是希望...(恕刪)
raffyung wrote:
說得好
保險公司不是...(恕刪)


嗯...坦白說風險不要選擇漠視
你買對險種,絕對會讓你保障大大的提高。
而且保費不會太貴。
依照我個人的整套規劃,30歲男性年繳保費也只要3萬左右即可。

否則當萬一真的發生時,你個人覺得該如何處理?
你家人又要怎麼辦?
像是罹患癌症就必須面對後續龐大的治療費用,那筆金額不是一般人所能負擔的。
或是不幸癱瘓,那長期的照護費、生活費的錢該從哪裡生出來?

可能投資版大部分版友都身懷絕技,一年內賺取兩、三百萬不是問題。
但是還是有的人跟我一樣,無法到達這種境界。
那保險絕對會是移轉風險最好的選擇。
否則要在短時間內獲取兩、三百萬,目前除了保險外我還真不知道有更好的選擇。


我是建議保戶要請業務說清楚理賠項目、金額。
例如:


像我這樣做,一般保戶會清楚自身的保障很多。
像是防癌險,其實都有區分嚴重程度來做理賠,而非只要罹患癌症就可以一次拿到購買的保額。
而我也特別寫明有分四項:
1.輕期癌症,理賠保額的5%
2.中期癌症,理賠保額的15%
3.末期癌症,理賠保額的100%(需扣除輕、中期領過的理賠金)
4.標靶藥物理賠,理賠保額的20%

一次拿到購買的保額,那個屬於重大傷病險。
理賠資格就是符合健保署重大傷病資格就得以申請理賠。
不分永久或定期資格。

而殘扶險,有分有打折跟沒打折。
這張就屬於沒打折的殘扶險,保證給付180個月(15年)。


我想,這樣寫大部分的人應該會很清楚明白自身的保障權益。
而不是只看DM然後被誤導。





看了上述幾段的回覆,希望能讓您了解保險規劃方向,
畢竟購買保險最重要的用意,就是將無法承受的經濟損害轉嫁給保險公司。

要提供保險方案給您參考,請再來信告知詳細生日,
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也歡迎再來信詢問,謝謝。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沒記錯的話,產險公司的一年期意外險可以單獨買
tony0170 wrote:
沒記錯的話,產險公司...(恕刪)


這篇文章,其實適用在各個險種。
我主要想表達的意思在於,風險的轉嫁是需要成本的
千萬不要奢望事情沒發生後還可以拿回來。
我想這種穩賠不賺的事情,你我都不願意做了保險公司更不可能做
會讓人覺得可以拿回來,只是一種錯覺罷了。
最後的確可以拿回來,只是實際上你失去的比拿回來的更多


另外,儘管意外險很好賣,但是我個人不會特別規劃意外險,大部分只是將意外險用做補強
主要理由有二:
1.意外險有他的灰色地帶
2.意外的機率相較於疾病低很多、很多
(意外死殘含交通事故的機率不到10%,這也是為何會這麼便宜的原因)

而意外險好賣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親友、新聞的即視感所導致(我好像沒有一天沒看到意外的新聞...)
2.他很便宜,保戶會覺得俗又大碗
但是你若去調閱死殘統計資料來看,其實跟大家內心所擔憂的恰恰相反。


當然,購買保險就是希望防範未然。
所以還是不免於有意外的情況發生。
故我個人是用殘廢險以及壽險來做替代。
所謂的保障,當然範圍越大越好,而不是只單獨選擇一種風險來做預防。
畢竟你我不是神仙,沒辦法選擇疾病或意外。

意外死殘的理賠跟壽險、殘廢險相同,只是意外險僅限於意外
而殘廢險跟壽險,意外、疾病都包含在內!
千萬不要奢望等到有體況後再去投保,那時候絕對不是你選擇保險公司。
而是保險公司選擇你。




我直接介紹實用的保險給你參考看看。
一般規劃保險時,主要是【殘廢失能、癌症、醫療、身故】這四部分,
要以實際狀況來評估各風險的承擔能力,找到無法承受的風險,才能透過較少的保費來做好風險轉嫁


不論是甚麼年齡,只要仍要透過工作來累積資產,都要避免因疾病或是意外事故的發生,
使得身體器官機能、肢體活動範圍發生問題,一旦喪失工作能力,甚至日常生活需要專人照顧。
這對家庭經濟是相當大的傷害,更可能面臨因看護費用無力支付的慘況。

當無法再從事原先工作時,等同每月喪失原先工作收入。
再從看護費來看,每月需3萬元左右不等,還不包含固定消耗品以及生活上開銷的花費。
若失能10年代表將負擔數百萬元的經濟花費,這對於任何家庭都是難以承受的經濟損害。
務必替自己投保【殘廢/殘扶險】做好殘廢風險的轉嫁。
煩請參閱我寫的:
殘扶(廢)險理賠範圍跟內容
殘扶險只針對老年人? 錯!!!
殘扶、長照,哪個好?


其次,當今癌症治療方式改變,新式治療技術的突破。
讓癌症平均住院天數下降,無須再以長期住院來接受治療。
然而健保大多不給付的標靶藥物或是電腦刀等放射線治療費用。
單一療程就要將近十萬元的花費,整年下來花費至少要破百萬元!
投保重點就是要能夠填補家庭無法承受的龐大醫療費用,別再投保以癌症住院、手術為主的癌症險種
這已經不適用現在醫療現況,最合適是【罹癌就一次整筆給付】的險種,
只要一旦確診就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整筆的保險金,那筆龐大的金額可以自由運用。
最好要有200~300萬左右才會比較安全。


而投保醫療險就是擔心發生醫療事故時住院期間的醫療花費、薪資損失。
要有較好病房品質的升等病房之差額,來避免因多位病患產生交叉感染。
同時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許多新式微創手術、雷射、注射、藥物治療,
很有可能是健保不給付的項目。因此設備、材料費、藥品等其他各項費用,就需要額外自費

雖然可以有更好的治療效果但要面臨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以目前的醫療現況看來,最好能有15~20萬以上的醫療額度才會安全。
更可以投保兩張的【實支實付醫療險】,透過兩張實支的互補性,讓我們能有更完整的保障項目,
包含"門診手術雜費"這加分項目,將會更符合當今醫療需求的規劃。
煩請參閱我寫的:
你買對醫療險了嘛?
如何選擇實支實付?(上)
如何選擇實支實付?(下)



您是否已經成家生子、是否每月需奉養父母、有背負經濟負債或貸款呢?
當不同情況要背負責任也會不一樣,要透過實際情況來評估,
倘若有壽險保障的需求,建議投保【定期壽險】來做好階段性的保障,
避免當發生事故時,讓家庭的收入受到影響。
煩請參閱我寫的:
究竟誰該買壽險? 又該怎麼買?


最後,建議保費盡量不要選擇月繳
保費的計算方法並非月繳X12=年繳
簡單的說,你選擇月繳保費,你X12下去你會發現保費比年繳保費多5.6%
若真的經濟上感到吃力,那麼去辦一張信用卡來繳費絕對不壞。
有些信用卡繳保費,可以分12期0利率,且有1.2%以上的現金回饋。(金融轉帳也才1%折扣)
相當於月繳的意思,而且折扣還比較多,且不會多出那5.6%的保費。



看了上述幾段的回覆,希望能讓您了解保險規劃方向,
畢竟購買保險最重要的用意,就是將無法承受的經濟損害轉嫁給保險公司。

要提供保險方案給您參考,請再來信告知詳細生日,
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也歡迎再私訊詢問,謝謝。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買的時候合約要注意
cdfkt wrote:
很多人買保險總是希...(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