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走國巨模式:1.國巨有市場集中生產的優勢(日本逐漸退出),鴻海的產品有紅海的劣勢。2.國巨因而有漲價優勢,鴻海還有被蘋果殺價或低價搶客人的劣勢。3.國巨的相關同業或通路,近年漲上天,鴻海則有一堆同業競爭搶食,還要背負去美國、日本開疆闢土的包伏。4.國巨減資完,股價下來沒多少或盤整沒多久,就一路向北,獲利也有上來,而鴻海可能正是因為投資擴展,EPS貢獻不如預期,才回頭思考減資。也許,鴻海未來會爆發,但減資完應該不會像國巨一樣,一直且很快地一路向北。
個人另類觀點..鴻海跟國巨光差40幾倍的資本額就很難比了!!鴻海再爛.全年賺錢也是全台灣上市櫃前3名(之前都第2名.僅輸台積電)鴻海去年賺1300多億(雖然有可能是作帳出來)國巨去年賺60億左右,營收約330億!!當鴻海"獲利"比國巨"營收"高幾倍..不知道這2家公司怎麼比較.如果減資模式..鴻海可以跟中華電信相比...希望好的話可以慢慢爬就很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