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之王PK中國SUV之王,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到底誰更強?

去年底,兩家公司因為“黑公關”事件而公開翻臉,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兩家公司在市場上互為對手的競爭格局。最終,雙方就這一事件握手言和,然競爭不會因此而停止。

  最近,吉利和長城相繼發布了2018年財報,斑馬消費通過對雙方主要數據的梳理和呈現,讓外界更直觀了解兩家公司。

  業績PK:吉利更賺錢

  對一家車企來說,百萬銷售、千億營收、百億淨利這幾大指標,是幾道重大的坎兒,一旦邁過去,就意味著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長城汽車(601633.SH)2016年的銷售量首破百萬大關,同年淨利破百億,次年營收規模即突破千億大關。
  而吉利汽車(00175.HK)實現這幾個“小目標”的時間均比長城汽車晚。吉利汽車2017年同時實現百萬銷售和百億淨利,2018年才首次實現千億營收。

  長城汽車在2016年實現百億淨利潤之後,次年即遭遇淨利腰斬。 2018年,營收微降,跌破千億,52.1億元的淨利潤,也與百億相距甚遠。
  從上表也可以明顯看出,長城汽車的毛利率不如吉利汽車,這也是其盈利能力不如吉利汽車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長城汽車錶示,2018年公司加大優惠力度,讓利消費者導致毛利率略有下滑。毫無疑問,讓利也是銷售壓力使然。
自主品牌之王PK中國SUV之王,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到底誰更強?

  銷量PK:吉利銷量大漲
  長城汽車在2016年銷量突破百萬大關之後,幾乎就止步不前,公司推出了全新品牌WEY也未能將長城汽車銷量再帶上一個新的台階。 2017年,吉利汽車迎頭趕上,超過長城汽車,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車企。從2018年的銷量對比來看,吉利已將長城甩得更遠。

  即便如此,長城汽車旗下哈佛品牌仍連續9年奪得中國SUV市場冠軍,還是當之無愧的中國SUV之王。

  從上表可以看出,長城汽車的平均出廠價明顯高於吉利汽車。

  這與兩家公司的產品結構有關。長城汽車主打SUV,而吉利汽車產品線更豐富,產品覆蓋面更廣,進而拉低了單車價格。

  最近幾年,面對國內消費水平的提升,長城汽車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低端產品逐漸淡出,新推出的車型向更高價格區間發展。

  2019年的銷售目標,吉利汽車為151萬輛,與2018年基本持平;長城汽車則將目標定在了120萬輛。

  今年1-2月長城汽車累計銷售18.07萬輛,同比增長7.35%;同期,吉利汽車銷量24.19萬輛,同比下降9%。
自主品牌之王PK中國SUV之王,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到底誰更強?

  費用PK:長城投入研發更大氣
  銷售費用率方面,兩家廠商差別不大,而管理費用率吉利汽車明顯高於長城汽車,這與兩家企業所在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較大關係。截至2018年末,吉利汽車的員工數為5.24萬人,長城汽車為6.36萬人。
自主品牌之王PK中國SUV之王,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到底誰更強?


新能源PK:吉利搶得先機



  各大汽車廠商在搶占傳統燃油車市場的同時,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提前佈局,這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企業的未來。

  從上表可以看出,目前吉利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和產品數量明顯高於長城汽車,長城汽車一直專注於做大SUV,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略顯遲緩。

  長城汽車在2018年才推出新能源品牌歐拉,上市iQ和R1兩款車型,以及WEY旗下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P8。

  吉利汽車錶示,未來兩年將投放超過30款新能源車型,提升公司新能源汽車銷售佔比。

  長城汽車與寶馬合資的光束汽車值得外界期待。該公司除生產寶馬MINI純電動汽車之外,還將生產自有品牌電動汽車。光束汽車目前還在審批中。

  汽車金融PK:長城盈利更強



  造車賣車的同時,順帶做做汽車金融延伸汽車產業鏈,這是很多汽車廠商都在幹的事。兩家公司在汽車金融規模上相差不大,規模相對略小的長城汽車,其汽車金融盈利能力優於吉利汽車。

  高端品牌PK:相差不大


  吉利和長城旗下的全新品牌領克和WEY,從誕生之日起,就被外界拿出來做比較。兩個品牌產品均在2017年正式上市,2018年是首個完整的自然年。從銷量數據來看,差別不太大。


吉利汽車錶示,領克的加入,讓公司的單車售價有了明顯提升,公司認為領克01的銷量和售價均超預期,領克公司的淨利潤也從上年的虧損0.7億元轉為盈利6.68億元。

  WEY的盈利能力如何?長城汽車並未在年報中單獨公佈。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陳悠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