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976678
【社論】科創板“開門紅”,是對改革投的信任票
今天,科創板正式開市。
從收盤情況看,
首批上市交易的25支科創板股票,
都收穫了不錯的漲幅,堪稱一個“開門紅”。
這一“開門紅”並不讓人意外。
作為資本市場改革風向標的科創板,
從誕生之日起就被輿論高度聚焦。
在開市之前,
科創板的開戶和募資一直處於火爆的狀態。
開戶數短短時間就突破320萬,
6支科創板基金2小時募資就超過200億。
科創板開放申購後,
投資者參與科創板“打新”熱情高昂,
以至於一些科創板“影子股”也受到了市場追捧。
從先前的火爆,
和如今的“開門紅”,
無疑是廣大市場參與者對改革投下的信任票。
科創板雖然誕生於A股市場,
卻有著和以往A股市場完全迥異的一整套發行、交易、監管規則,
是“註冊制”的一個雛形。
科創板的規則“大變身”,是監管部門、金融行業,以及社會公眾的共同智慧結晶。
不過,科創板的製度設計還是必須要通過市場的檢驗,
而從初步交出的成績單看,總體還不錯。
首批上市的企業整體質地良好,
集聚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中的代表性企業。
這些企業不僅科技實力不容小覷,成長性和盈利能力也非常“亮眼”。
取消市盈率限制,
市場化的定價機制,
使得科創板上市股票的定價,
呈現差別化,
總體更趨於合理。
新股發行企業可以因此融得更多的資金,
從而更好地支持企業的創新和發展。
新股上市後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
使得科創板新股,
走出了單邊上漲的模式,
而是呈現漲跌互現的高波動率。
這提高了市場活躍度和資金效率,
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盲目炒作,
讓市場參與者樹立了更多風險意識。
可以預料,隨著更多新股在科創板上市,
那些有著光明前景的科技企業,
將能在科創板募集急需的資金,
加快企業的發展,
使得科創板愈來愈擔負起科技創新“發動機”的重任。
與此同時,
上市企業數量逐步增加,
這也給投資者更多選擇的餘地,
滿足市場對於優質科技企業的渴求,
進一步優化資本市場結構。
科創板最終將給我們帶來什麼?
有人說,
是中國的微軟、
中國的蘋果、
中國的波音……不可否認,
作為中國版的納斯達克,
科創板的未來是希望奔向誕生一批偉大企業的大舞台,
並給投資者以優渥的回報。
其實,科創板不僅承擔科技企業融資平台的功能,
它更是在為資本市場的改革探路。
以製度創新為核心的科創板,
未來必然產生改革的“溢出效應”,
加快和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全面變革。
從這個意義上說,
科創板“開門紅”,也預示著資本市場更為光明的未來。
責任編輯:沈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