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到選股,不少人就會立刻想起財務報表。然而,其實除了財務報表分析,也有其他分析技巧能夠幫助我們揀選股票。
實際利率變化如何影響選股策略?
https://lemonvaluelifestock.blogspot.com/2021/01/real.interestrate.html?m=1
灰狼01 wrote:
巴菲特:就算美聯儲主...(恕刪)
首先,巴菲特確是比較長線的投資者。若然以十年、二十年作為投資方向,當中必然會遇到市場週期中的各個時期。因此,市場短期中較的效應未必需要過分理會,巴菲特確實也有他的道理。但若然採中中線的交易策略(大約數個月至兩年)的話,觀察不市場資訊也絕對有其用處。
再者,實際利率並不能直接被貨幣政策影響。聯儲局能影響的是名目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實際利率還需要涉及至市場企業對實際經濟環境的反應來斷定。通貨膨脹就是由市場需求帶動的指標。同時,聯儲局也需要因應市場的反應來調節貨幣政策。因此,整個市場是一個互相影響的系統,就算知道政策也不能預測未來,我們只從數據當中找尋最有利的投資方向。
灰狼01 wrote:
不知你是否認同"價值...(恕刪)
我也認同價值投資有其可取之處,但其實不同投資方法也有其優勝之處。若然以投資回報作考量,以量化分析尋找市場規律的Jim Simons 投資回報也遠比巴菲特高。Jim Simons 四十多歲才開始從大學教授轉職管理基金。現年八十多歲的他有平均年回報40%的成績,遠比巴菲特高。他也不是小人物,在世界富豪榜也有頭五十名,只是他比較晚開始投資而已。
我不是在説巴菲特不利害,只是世界上有很多種可行的投資方法,不要認為只有一種成功的投資方法。有很多基金經理都能用他們擅長的投資方法長期穩定地獲利。
回到市場週期的問題。的確一家好的企業是能夠因應經濟環境調節策略,從而帶來較高的企業回報。但經濟環境確是會影響企業的發展。經濟環境屬於宏觀因素,企業營運屬於微觀因素。難度一家有良好管理的航空公司就能逃過這次肺炎所帶來的影響嗎?沒錯,你可能能從所有航空股中選出最優秀的一隻,但它還是會受大環境所影響。今年在其他國家,一家經營網購的公司即管理得不算太好,也有可能賺得比實體零售多,這就是大環境的影響。在組合管理上,先觀察市場狀況,再選行業,繼而選股的叫作Top-downmethod。而相反,首先評估企業、先選股的叫作Bottom-up method。兩個方法也有人使用並成功獲利。
從來都沒有最好的投資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