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實際利率變化如何影響選股策略?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巴菲特:就算美聯儲主...(恕刪)


首先,巴菲特確是比較長線的投資者。若然以十年、二十年作為投資方向,當中必然會遇到市場週期中的各個時期。因此,市場短期中較的效應未必需要過分理會,巴菲特確實也有他的道理。但若然採中中線的交易策略(大約數個月至兩年)的話,觀察不市場資訊也絕對有其用處。

再者,實際利率並不能直接被貨幣政策影響。聯儲局能影響的是名目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實際利率還需要涉及至市場企業對實際經濟環境的反應來斷定。通貨膨脹就是由市場需求帶動的指標。同時,聯儲局也需要因應市場的反應來調節貨幣政策。因此,整個市場是一個互相影響的系統,就算知道政策也不能預測未來,我們只從數據當中找尋最有利的投資方向。
刪...刪...刪...刪...刪...刪...刪...
JP Morgan這張圖,大致上的概念是,
(1)估值指標可以很好地預測長期收益,而不是短期收益
(2)遠期市盈率可以很好地預測5年回報率,但是1年回報率基本上是隨機的
也就是說任何人想要預測1年內的收益,基本上就是隨機
但若以未來五年為方向來預測,則勝率會大很多。



Howard Mask那篇備忘錄,應該是被近一年科技股大漲影響,
而就在他的備忘錄出來後(2021),你可以看到,
道瓊依然維持在三萬點,
但是改成科技股領跌,變成傳統的價值股起漲
尤其是去年跌最兇的能源股
今年已經遠勝過其他類股...
灰狼01 wrote:
不知你是否認同"價值...(恕刪)


我也認同價值投資有其可取之處,但其實不同投資方法也有其優勝之處。若然以投資回報作考量,以量化分析尋找市場規律的Jim Simons 投資回報也遠比巴菲特高。Jim Simons 四十多歲才開始從大學教授轉職管理基金。現年八十多歲的他有平均年回報40%的成績,遠比巴菲特高。他也不是小人物,在世界富豪榜也有頭五十名,只是他比較晚開始投資而已。

我不是在説巴菲特不利害,只是世界上有很多種可行的投資方法,不要認為只有一種成功的投資方法。有很多基金經理都能用他們擅長的投資方法長期穩定地獲利。

回到市場週期的問題。的確一家好的企業是能夠因應經濟環境調節策略,從而帶來較高的企業回報。但經濟環境確是會影響企業的發展。經濟環境屬於宏觀因素,企業營運屬於微觀因素。難度一家有良好管理的航空公司就能逃過這次肺炎所帶來的影響嗎?沒錯,你可能能從所有航空股中選出最優秀的一隻,但它還是會受大環境所影響。今年在其他國家,一家經營網購的公司即管理得不算太好,也有可能賺得比實體零售多,這就是大環境的影響。在組合管理上,先觀察市場狀況,再選行業,繼而選股的叫作Top-downmethod。而相反,首先評估企業、先選股的叫作Bottom-up method。兩個方法也有人使用並成功獲利。

從來都沒有最好的投資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刪...刪...刪...刪...刪...刪...刪...
實際利率並不會影響選股策略的
----------------------------------
2年並不是價值投資(複利是以年計),它屬於投機領域
投資和投機是不同的

投資要不要看利率
還是要約略知道。因為利率影響企業經營下必須考量的資金成本問題
以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但並不影響選股策略

投資運用的是複利原理,所以不是特別的狀況,不會輕易賣出
投資人要磨練的是選股技能
最重要概念是能力圈

投機是賺機會財,沒有複利
必須將他們界定清楚,越了解企業,越接近投資,反之,則越接近投機
利率是央行在管控經濟的手段,影響的是宏觀資金的流動
選股是微觀的問題

兩方辯論沒有意義,根據自己的才能與資金等考量,才是最好的策略
有機菜菜子 wrote:
實際利率並不會影響選...(恕刪)


大部分同意。

但想澄清一點,用2年期債息的原因與投資者持貨的時間無關。用短期利率的原因是它較貼合企業管理者面對的借貸成本(常見的企業債務大概圍繞2-5年期間)。

看到你把投資和投機分辨得很仔細,那的確比較清晰,謝謝你。
灰狼01 wrote:
最偉大的投資者 Ji...(恕刪)


感謝分享意見,也祝你投資順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