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這個月初時,美國半導體公司英特爾(INTC-US)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才在由雜誌所舉辦的「Fortune Brainstorm Tech」論壇當中談及並批評稱「台灣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地方」,認為美國政府應該多多補助國內本土晶片廠才是,引起各界一陣熱議。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的這番談話引來退休的台積電(2330-TW)創辦人張忠謀在演講時回擊表示,「英特爾規定六十五歲時就要退休,而基辛格已經六十歲了,在他剩下的五年任期之內很難把英特爾帶回巔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指出,基辛格近期以來不斷地對台積電與台灣說壞話,主要是因為台積電是英特爾主要的競爭對手,而且英特爾也想要搶美國政府的補助,甚至基辛格想要的補助還要更多一些。而對此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則回應說,「台積電不會中傷同業」、也強調相信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言論的人應該不會很多。
話鋒旋即一轉,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昨日(2021年12月13日)晚間便搭乘私人飛機,於晚間十點多時抵達桃園機場,下機後採取「經濟泡泡」防疫專案模式入境,直接由商務中心搭車離開桃園機場前往飯店下榻;基辛格預計將待上二天、於這周星期三(12月15日)的上午時離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表示,「經濟泡泡」防疫專案模式的相關防疫措施包含了動線分離、一定的相隔距離、特定的會議場所、以及隔板跟個人防護都必須得要做好,並且進來後檢驗必須是呈陰性的,才能夠再繼續進行會議活動。「經濟泡泡」是針對符合有必要性、急迫性、不可取代性、對台灣經濟有重大貢獻等這四大條件,透過專案的方式快速來台洽商,經濟部會全程進行督導。經濟部長王美花強調這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商務行為,他並不會與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進行碰面。
而對於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這一次訪問台灣,外界的揣測頗多,外傳基辛格此番大動作來到台灣,是為了要搶台積電的3奈米產能。不過也有半導體分析師持相反的意見,認為英特爾公司目前並沒有產品線能夠跟得上3奈米製程,再加上台積電的訂單早就被其他大客戶給搶光光了,因此估計基辛格這一次來造訪台灣,是代表美國政府或者是英特爾來干擾台積電商業策略的可能性稍微比較高一點。而國外媒體則於上一個星期時披露指出,基辛格這一次飛往台灣以及馬來西亞是接任英特爾執行長職務之後首度來到亞洲,這一次出行主要的目的是拜訪台積電,所以應該會與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見面,並接著前往馬來西亞視察英特爾在當地封測廠的營運情形,以確保產能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威脅之下仍然能夠維持在高檔。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說,基於非常重視防疫相關的安全規範以及措施,因此他這一次來拜訪台灣僅僅能夠與少數人見到面,他於是便錄製了一段簡短的影片,來和大家分享他心中最真實的想法並說明來訪台灣的緣由。基辛格強調,他感到非常高興能夠回到台灣來,回到這一個他曾經造訪過許多次的地方,只是因為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他只有在擔任英特爾的執行長一職之後、直到現在,才有這一個機會可以回到這裡來。尤其令人注意的是,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於自行錄製的影片當中特別提到了英特爾與台積電的「長期深遠關係」,他並稱讚,「台積電所獲得的成就,真的很了不起」。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加速了一切數位化的過程,刺激了快速的創新和前所未見的工作和學習以及互動模式。這樣子的一種轉變為半導體的需求帶來爆炸性成長,而半導體對今日全世界的經濟脈動尤其顯得更加地重要。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說,處於數位化革新的中心正是台灣這一個地方,台灣擁有一個完整豐沛的、充滿活力的生態系,將科技和文化與商業和競爭的能量全部交織在一起,成為我們半導體產業的關鍵樞紐之一。在過去的數十年裡,台灣毫無疑問地創造了令人驚豔的輝煌成果。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特別指出,台灣同時也是一千多名英特爾優秀員工的家鄉,他們在過去的三十六年裡與英特爾在台灣的客戶和合作夥伴緊密無間的合作,為大家提供領先卓越的產品。
而在這些夥伴關係當中,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特別強調英特爾與台積電的長期深遠關係,「台積電在許多方面協助英特爾公司與這個產業釋放了晶片的可能性,並且創造了前所未見的產品。台積電所獲得的成就,真的很了不起!」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認為,今日,半導體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加地受到人們的關注。如果說沒有半導體,那麼萬物都會停止運作。我們都在努力地解決晶片短缺問題,這不僅僅突顯了半導體的重要性,也突顯了供應鏈的重要性。我們 – 也就是半導體產業,必須要找到一個全球性的解決方案,以滿足對我們技術的驚人需求。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直指,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必須更快地建造工廠,以更高的良率運作、安裝更多的設備,並在過程之中考量到全球供應鏈的未來平衡。這意味著要在多元地理區域建立工廠,包括在台灣、和在世界各地其他關鍵的地點。這將讓我們擁有兼具安全性和彈性的供應鏈,以滿足持續成長和創新的需求。
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說,當他在十個月之前接任英特爾這一家指標性企業的執行長一職時,誓言不僅僅是要讓這一家公司得以重返榮耀,也要讓它在解決晶片短缺的問題中扮演足夠重要的角色。英特爾的目標是確保全球和國家的創新引擎,在未來幾十年都能夠保持著健全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英特爾持續投資、打造英特爾全球製造網絡的原因,包括計劃在美國和歐洲的重大新投資。而英特爾也將繼續在台灣投資,在這一個表現優異的生態系基礎之上推動更多的創新。「英特爾期待在台灣繼續深耕、努力,因為英特爾在台灣的員工和生態系合作夥伴,不論是對英特爾、或者是對科技產業、對世界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圖片來源/翻攝自推特、由英特爾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