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跑了幾趟銀行,
第一次被行員推銷美金定存
第二次被推銷美國單一公司債
我是個選擇困難,不懂的東西不敢下手的人
年底前,這兩種哪種比較值得投資呢?
另外,回家做了一點功課,聽說債卷的話,跟券商買債券ETF比較好,但銀行行員推的單一公司債,AAA等級,如嬌生,微軟感覺也不錯,到底哪種比較好呢?
到哪邊看美國公司債的價格呢?
小老百姓真的買不到美國公債嗎?
-------------------------------------
之前搞錯匯差計算方式了,打掉重來
假設「輝瑞」發行了一個公司債每一單位三萬美元利率為4.5趴,到期期限為30年後。
假設在新冠疫情發生初期美國將基準利率調降為0的時候,你想購買一單位當時的購買價可能就需要45000美元,為什麼是45000元這個價格呢?美國國債都沒有利息了,而你能夠拿到每年4.5%的利息並且持續30年,所以市場也不是笨蛋,市場會將未來的價值重新計算,最終得出一個市場認為的合理價值。
現在美國已經升息到將近3%,這一個單位的價值可能已經變更為30000美元左右,如果日後繼續升息,可能 一個單位的價格會變成25000甚至是20000美元。
另外美國國債與單一公司的公司債會有利差的,美國國債除非是外星人攻打地球,要不然美國國債可以說是100%剛性兌付,但是相對來說,再優秀的公司都有可能倒閉,所以單一公司的公司債給出的利率一定都會比美國國債更高,要不然我就直接購買美國國債就好了,所以一般的大公司可能會比美國國債加碼個1%,而較小公司可能需要加碼3%才能吸引到購買者,至於一些風雨飄搖的公司當然利率就要加得更高了。
個人積分:3967分
文章編號:86016755
美國公司債:通常要1萬美金起跳。某些銀行也可以自己在網銀操作。銀行會收取手續費、保管費。買賣美債不一定會成交。就是說,還沒到期,半途想賣掉債券,有可能賣不掉,因為沒人想買(專業術語叫做沒有對手),除非妳願意降價求售。
忘記在哪棟樓看到,有大大說,如果妳的資產沒有500萬臺幣,就不用花心思買債券啦!
小娟1724 wrote:
最近跑了幾趟銀行,
第一次被行員推銷美金定存
第二次被推銷美國單一公司債
我是個選擇困難,不懂的東西不敢下手的人
年底前,這兩種哪種比較值得投資呢?
另外,回家做了一點功課,聽說債卷的話,跟券商買債券ETF比較好,但銀行行員推的單一公司債,AAA等級,如嬌生,微軟感覺也不錯,到底哪種比較好呢?
到哪邊看美國公司債的價格呢?
小老百姓真的買不到美國公債嗎?
-------------------------------------
之前搞錯匯差計算方式了,打掉重來
優質配息ETF抱緊處理,當股市包租公。
小娟1724 wrote:
最近跑了幾趟銀行,第...(恕刪)
債轉股,其實就是公司債,公司還不出錢了,很重要又不能倒,就把債券換股票給你,不過都倒債的公司,股票很快也沒啥價值,也算是血本無歸的一種。
銀行理專說要提早買,這個倒是真的,大家都想抄底,誰能抓到底,你想買便宜美債,我也想買啊,很多基金都想買,大家都虎視眈眈的等,所以要結束升息就是大家衝,想等最低可能就是場外看戲。
(今天看3.625的20年期申購價大概93%,報酬率相當4%,假如出事場外等待的可能瞬間搶買,可能衝到120-130%,報酬率就剩下不到2%了)
對我來說買這個安全保本的,報酬率可以接受就加減慢慢買了。
目前我個人還是看空的:
原因
1.聯準會可能持續升息,可能明年第一季之後都還再升息。
2.聯準會停止升息了,但是縮表任然持續,市場上資金減少所以還會下跌,各國外匯存底流失必須賣美債,各國匯率重貶賣美債護盤。
提早買是怕,聯準會結束縮表,可能是金融風暴,或是一些其他的危機,大家都會預判聯準會的預判,所以等到最後大概只能是空手。
(隔夜逆回購還2兆,可能發生金融風暴聯準會也不退,至少前期不退。)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