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債券ETF的淨值折溢價與買入成本的問題

這陣子因許多人鼓吹債券ETF,故也想配置一些資金,但對於淨值折溢價、市價及取得成本之間的關系感到模糊??

假如我在4/25買進00678B (玩股網查詢市價32.5,淨值32.496),跟我在5/25買進00678B (玩股網查詢市價31.63,淨值30.59),以取得市價來看應該是5/25才是比較低,但淨值來看5/25溢價高卻是買貴了,若我要以領息跟日後有機會賺取資本利得,是否單純看市價做為取得成本就好,有需要考慮淨值嗎??

另外前陣子看到一則新聞是某位財經老師說趁00678B溢價4%時出清,馬上獲利4%超過1年的利息,這邊想請教的是溢價4%是跟淨值比較沒錯吧,而我們買入的成本應該是用市價而不是看淨值,那為何會有溢價4%出清則獲利4%這種說法??

誠心請教,感謝!!
初級市場申購釋放到次級市場,現在是因為初級市場暫停申購導致大幅度的溢價,一旦申購重新開放價格就會往淨值靠攏,那何必冒險在暫停申購時去市場搶籌碼呢?

最近看到消息是監管單位已經核准擴大規模與市場申購了,六月初就會有海量的籌碼放到次級市場,如果這時債券市場沒有更好的消息那淨值會維持在31上下,等到六月初你的帳面損失馬上會回到3-4%,這時你會考慮淨值?

另外一個問題或許他指的是借券或者融券賣出,先把價格鎖住,等到申購開放到次級市場時在用現券償還的方式來賺取申購淨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價差

然後你說的應該是00679B吧?如果是的話剛剛看到是6/5開始籌碼可以放到次級市場,剩沒幾天而已,建議你多等幾天看看
nice725 wrote:
那為何會有溢價4%出清則獲利4%這種說法??

這種套利說法是理論值。
理論是借券以市價賣出然後再以淨值買入歸還的理論值。
實際上初級市場申購一個基數500張,然後還有時間差,不是一般散戶玩得起的遊戲,一般是法人大戶的專業。
尤其是提供流動量券商更是其中翹楚。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大略理解一下是有初級市場(淨值)跟次級市場(市價)兩種買賣情形這樣??然後一般散戶在公開市場買賣是以次級市場為主,不知道有沒有理解錯誤,我再來研究一下回答的資訊,非常感謝
現在溢價 4%買,萬一那一天債券又人人喊賣,折價3%賣,你放了兩年賺了利息,還是不夠賠差價。
溢價,也不是說不能買,但當溢價回復正常時,你就要賠 4%.
溢價,就是買得比較貴,風險比較高。要自己衡量風險。

人多的地方,我是不會去擠。
等折價再買,通常是比較有利。
hodson2013
我也認為暫時不要買,但若買了,殖利率也可接受,那就持有久一點。久了那4%就稀釋掉了。
建議溢價嚴重就不要買了
溢價5% 殖利率都不夠貼
不Buy教主的話你也信
那就不要買
改成空氣單

嘴砲穩穩地套利
MiPiace wrote:
現在溢價 4%買,萬...(恕刪)

溢價根本不重要。
搞懂利率走向才是重要。
討海人生
溢價不重要的前提是不偏離淨值超過1%以上,正常來說只要初級市場還能申購淨值都不會有超過1%以上的偏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