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不如預期?聯準會認就業市場失業率增 通膨恐揮之不去

Newtalk新聞 美國拜登政府為了對抗國內通膨的趨勢,自 2022 年起便利用升息的方式抑制物價對抗通膨,然而這也造成了美國的失業率緩慢提升。美國聯準會(Fed)主席傑羅姆.鮑爾(Jerome Powell)在當地時間 20 日就曾宣布,失業率意外上升可能導致聯準會降低利率。但降低利率可能會造成國內通膨進一步提升,對拜登 2024 年的連任之路造成阻礙。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拉斐爾.波斯提克(Raphael Bostic)也在 22 日指出,美國國內的經濟韌性與活力優於預期,今年可能僅會進行 1 次降息。

根據《彭博社》報導,鮑爾在 20 日的新聞發布會中表示,美國的聯準會一直在等待戰勝通膨之後才會進行降息,但勞動市場意外的疲軟也有可能需要採取相關的政策進行應對。部分美國的經濟學家指出,部分州的失業率已經顯著的上升,臨時工的人數持續在減少,且工時也逐漸縮短。前聯準會經濟學家兼布魯金斯學會漢彌爾頓計畫的主任溫蒂.艾德博格(Wendy Edelberg)認為,鮑爾可以放寬信貸的條件,畢竟目前國內的通膨距離聯準會制定的 2% 目標並不算太遠,沒有必要透過打擊勞動市場控制物價的上漲,完全可以選擇在數年內忍受略高的通膨指數。

報導稱,目前美國聯準會最新的經濟預測報告中顯示,美國國內今年的失業率將會上升,但幅度不會太大,預計 2024 年最後一個季度的平均失業率將從 3.9 % 升至 4 % 。鮑爾認為,失業率不會大幅度的上升,且目前請領失業金的人數「非常少」。而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內拉﹒理察森(Nela Richardson)表示,目前仍不清楚工人是否自願減少工作時間,或是公司是否在削減工人工作的時間。理查森強調,無論工人是否是自願的減少工作時間,縮短工時意味著對許多的工人來說,週薪都可能跟不上通貨膨脹。

波斯提克也表示,相較於去年( 2023 年) 12 月,他現在對通膨的進展更沒有信心,有許多消費者商品的價格正在逐漸的升高。波斯提克指出,美國 2 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3.2% ,連續第 2 個月超出預期,且本週將公布聯準會偏好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 PCE ),預計美國國內的物價壓力仍然居高不下。波斯提克認為,目前美國經濟比起先前的預測更具有韌性與活力,足以提供對經濟情況保持耐心的空間。在資產管理公司品浩(Pimco)擔任全球經濟顧問的前聯準會副主席理查德.克拉里達表示,美國國內頑固的高通膨可能讓聯準會針對今年的降息採取比較謹慎的立場。並認為如果美國國內的通膨難以抑制的話,今年就不應該採取 3 次降息的行動。

轉貼:Newtalk新聞 |楊祖宇 綜合報導
2024年3月25日 週一 下午12:44


--------------------------------------------------------------------------
我也認為 今年不太會降息 最多也就一次

大家都說..低利率+QE QQE不斷應鈔票讓股市創高泡沫變大
為何現今升息在相對高檔時 美股.日股.台股 等各股市能再創創低利率時期新高?
(我會永遠記得這個)

這樣講聯準會更不可能說降就降 因為他除了降息還有什麼利器??
我還是順著市場趨勢走 擁抱現在AI等科技股
也因此這波股市大跌到谷底走揚到翻多再創高的利潤的確有吃到

至於去年中分析師各節目開始不斷洗買債券 降息超額利潤等等
我自認為不會那麼快會降息 有賺到股市上漲 就別想什麼都想賺 都想買....
債券少少買3張就停了..
債券 ETF 都賺好幾波去了,感謝聯準會
通膨不就是印錢?
打擊通膨不是收回錢?
不是通膨揮之不去而是人們太急了!趨勢是在下降去年更為明顯,但沒有哪個趨勢是一條直線往下或往上中間沒起伏的,越降越低後難度當然較高

簡單說就是經濟還不錯而通膨也尚未達標,聯準會的兩項任務:穩定通膨和就業,不能為了穩定通膨就搶走人民工作,打個比分...沒人會為了殺死癌細胞連帶把自己殺死

所以:聯準會就是邊走邊看,畢竟一國利率政策非兒戲,不能這個月降隔兩個月又漲,先出張嘴對外宣示穩定軍心:必要時我就是你們的靠山,如果就業數據變差馬上降息救市,這樣不打擊市場又能持續壓制通膨,一舉兩得何樂不為,鮑威爾一句話就足以影響市場對未來的評估

長債要賺更多資本利得更多是建立在經濟衰退的前提下,嗯...先祈禱股市崩盤,但我也有股票啊!!!所以才說降息時通常是股市低點,因為股市跌在前頭,聯準會才姍姍來遲,這次聯準會想不著陸就不知道時機和力道能否掌握如此精準了,如果經濟不弱而聯準會只是意思意思降個1碼宣示,之後拖個2~3年緩降,那長債利率水平大概頂多降到3%,必須長期持有領息再加上資本利得才有那麼點甜頭

個人希望別太快降,都不降最好 一本萬利,反正它的價格區間就差不多在那上下遊走不差那一點,要降就是經濟大衰退徵兆出現再來降,那報酬才比較肥美

另一個不確定因素:美國財政部長債是否超發以及市場接受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